[实用新型]一种防缠绕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2640.1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9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杭锋;张明;俞梦珊;单国明;刘军磊;艾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缠绕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使用于MP3、MP4和手机上的耳机,由于耳机线较长,不用时容易缠绕在一起,当再次使用时,须先捋顺耳机线,使用繁琐,不方便。
1、目前有售耳机缠绕装置,但装置本身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另外,每次使用完后需要将耳机线缠绕与该装置上,使用比较麻烦。
2、有专利文献提出在耳机分线上设两片磁性片,但存在较大缺陷:耳机分线较细,导致磁性片较细,造成吸引力不够,且磁性片同时也存在易脱落的缺陷。此外由于耳机线较长,即使通过两片磁性片相连也会造成缠绕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耳机容易发生耳机线缠绕问题、使用不方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避免发生耳机线缠绕问题、使用更方便的防缠绕耳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缠绕耳机,包括一根耳机主线和两根耳机分线,所述耳机主线一端与插孔连接,所述耳机主线另一端与两根耳机分线连接,每根耳机分线均和耳塞连接,所述耳机主线为螺旋弹簧线,所述两根耳机分线外包覆磁性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有效避免发生耳机线缠绕问题、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防缠绕耳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一种防缠绕耳机,包括一根耳机主线2和两根耳机分线3,所述耳机主线2一端与插孔1连接,所述耳机主线2另一端与两根耳机分线3连接,每根耳机分线1均和耳塞4连接,所述耳机主线2为螺旋弹簧线,所述两根耳机3分线外包覆磁性套管。
耳机主线2的外壳材料经过正卷,烘烤,急速冷却,反卷工序。制成弹性系数较低的螺旋弹簧型耳线,在不受拉力的情况下可短时间内迅速回弹。
耳机分线3的套管材料在制作中加入一定量的磁粉,形成磁性复合型塑料。
该实施例包括耳机主线 2,耳机分线 3,固定在耳机主线一端的插孔 1,和固定在耳机分线一端的耳塞4。
(1)耳机主线 2为螺旋弹簧线,即螺旋弹簧型构造(弹性系数较低),使用时能轻易的拉伸耳机主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缓冲效果,有效的降低较大拉力对耳机零部件造成的机械损害。不使用时,耳机主线可短时间内迅速回弹,避免了目前的繁琐收拾操作。
(2)耳机分线 3外包覆磁性塑料套管,在使用时两耳机分线 3分开,不会影响其它使用功能如音质。不用时,两磁性分线会相互吸引,自动收拢,连接在一起的耳机分线 3能有效的避免与耳机主线 2的缠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26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