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机纠偏感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02589.4 | 申请日: | 2013-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8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岳宝;朱安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3/04 | 分类号: | B65G4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纠偏 感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行业,尤其涉及一种带式污泥干燥机的纠偏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干化系统二段干化主要设备是带式干燥机(简称带机)。带式干燥机共有两条传送带,负责将污泥从一条传送带传送到下一条。在传送的过程中,半干污泥被送入带式干燥机的上层传送带,此时加热的空气吹扫传送带,带走污泥中的水分,直至完全干化。
带机纠偏感应装置用来控制传送带的移动方向,确保传送带沿着预定轨道向前移动。当传送带偏向左边时,左侧纠偏感应装置传感器发出信号,气缸推动传送带向右适当偏移,反之亦然。当传动带过左偏至极限时,发出报警信号,会导致停机。
在实际生产中,受到高温加热空气的吹扫后,传送带的边缘会发生卷曲、变窄,使得传送带的横向活动范围增大,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偏移,从而带来下列问题:
(1)纠偏感应装置纠正偏离的传送带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2)由于传送带变窄,使偏离的范围增大,而纠偏感应装置感应失效,造成偏离过大而使传送带脱离轨道,引起不可自动纠正的故障警报,造成停机;
(3)传送带活动范围变大,传送带上的污泥会掉落在轨道上,引起污染;
(4)传送带活动范围变大,左侧偏离轨道,右侧可能会引起传送带与带 机外壳摩擦而损坏。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良的带机纠偏感应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及时纠正传送带偏移的带机纠偏感应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机纠偏感应装置,包括传感机构、纠偏竖杆、纠偏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机构包括纠偏极限传感器和故障极限传感器以及传递信号的传感线,所述纠偏竖杆一端与所述纠偏横杆相连,另一端固定于安装在带机外壳上的固定轴,所述纠偏竖杆的长度与所述固定轴至传感机构的距离相等,所述纠偏横杆内包括一段延长杆,所述纠偏横杆前端设有接触片,所述纠偏横杆后端设有一个感应激发块,所述纠偏横杆与纠偏竖杆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延长杆的长度为2~5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纠偏横杆前端的接触片至所述传送带的边缘的距离为1.5~2.0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通过分别设置在固定轴两侧的支架,保持悬空。
一种带式污泥干燥机,包括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两侧至少各安装一套带机纠偏感应装置。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带机纠偏感应装置通过延伸偏移检测杆,使受热卷曲的传送带偏移的范围缩小,并且能在第一时刻监测到传动带的偏移,延长了传送带的使用寿命,确保了纠偏感应装置的正常运作,有效地减少了因传送带跑偏而引起的故障停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带机纠偏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机纠偏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机纠偏感应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纠偏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机纠偏感应装置,该装置通过延长纠偏横杆,缩小传送带允许偏移范围,保护传送带免于与带机发生磨损,降低带机停机几率。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中法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25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矿灯电池盒
- 下一篇:锂离子动力电池真空封口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