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2013.8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6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冯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广聚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曹建军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利用注塑模具成型产品,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一致性高的特点。通常同一型号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款式,各个款式仅有细微区别,如果针对不同款式就相应的更换整个模具,将会产生高昂的模具成本,推高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通常通过更换注塑模具中的镶件来实现成型不同款式的产品。
现有的注塑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动模和静模,其中静模包括模座(图未示)、固定于模座的模板10、镶嵌于模板10中的模仁20以及镶嵌于模仁20中的镶件30,动模同样包括模座(图未示)、模板40、模仁50及镶件70,注塑产品80成型于动模模仁50与静模模仁20之间。
为了实现更换镶件(30,70),动模镶件70通过从其正面旋入的螺钉62固定于动模模仁50中,更换动模镶件70时,旋出螺钉取出动模镶件70即可。由于镶件(30,70)正面是成型面,正面旋入螺钉会影响注塑产品80表面外观,特别是静模成型的是注塑产品80的外观面,为了避免影响产品外观,该方式不适合静模。
因此静模通过螺钉61从静模模仁20的背面旋入静模镶件30内,以实现将静模镶件30固定于静模模仁20中,且不会影响注塑产品80外观。但该种方式在更换静模镶件30时极不方便,需要首先将静模模板10从静模模座上卸下,再将静模模仁20从静模模板10中卸下,最后才能将静模镶件30从静模模仁20中卸下,相当于将整个静模都拆掉,才能实现更换静模镶件30,费时费力,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旨在不影响产品外观的同时实现方便快捷的更换镶件。
为达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注塑模具,包括:
模板和模仁,所述模仁镶嵌于所述模板内,且它们侧面设有对应的侧孔;
镶件,镶嵌于所述模仁内,且侧面设有与所述侧孔对应的楔形孔,该楔形孔包括靠近所述镶件内侧的内侧壁和靠近所述镶件外侧的外侧壁,所述内侧壁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外侧壁的倾斜角度;
固定件,插入所述模板和模仁的侧孔及所述镶件的楔形孔内,以将所述镶件固定于所述模仁内,其伸入所述楔形孔内一端呈与该楔形孔适配的楔形。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靠近所述模板外侧一端设有一法兰,所述法兰固定于所述模板。
优选地,所述模板侧面设有与所述侧孔对应的沉台,所述法兰容置于所述沉台内。
优选地,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一压板,所述压板固定于所述模板,并压抵所述固定件靠近所述模板外侧一端。
优选地,所述模板侧面设有与所述侧孔对应的沉台,所述压板容置于所述沉台内。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靠近所述模板外侧一端的端部设有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内侧壁的倾斜角度为2°~5°。
优选地,所述外侧壁的倾斜角度为5°~10°。
优选地,所述外侧壁与内侧壁的倾斜角度之差为2°~10°。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在镶件侧面设置内外两侧壁的倾斜角度不等的楔形孔,将固定件一端设置为与所述楔形孔适配的楔形,通过固定件从模板侧面插入以将镶件固定于模仁中;在更换镶件时,先将固定件从楔形孔内拔出,将固定件旋转180°后再插入楔形孔内,利用楔形斜度将镶件从模仁内脱出。相对于由紧固件从镶件正面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不影响产品外观的显著优点;相对于由紧固件从模仁背面固定,本实用新型不需要费时费力的拆掉整个模具,更换过程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在不影响产品外观的同时实现了方便快捷的更换镶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注塑模具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注塑模具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注塑模具的A部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广聚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广聚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20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