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0872.3 | 申请日: | 2013-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7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蔡天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兴达高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26 | 分类号: | C25B1/26;C25B1/14;C25B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次氯酸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解海水制取次氯酸钠系统采用直流供电系统,海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产生次氯酸钠溶液,海水来自循环水系统管道,海水经过水泵、过滤器、电解设备、储存设备再投送到循环水中,从电解生成的次氯酸钠溶液,到投送到循环水进水端的过程,电解海水所经过的设备、管道都会带有泄漏的直流电流,海水属于导电介质电阻值较小,上述的直流回路往往无法保证与周围的环境隔绝,由于各种原因,系统对周围环境存在着泄漏电阻,从而造成有部分直流电流泄漏向大地,侵入周围的地区,尤其周围的输电电缆、通信电缆、金属管道等金属构件。这部分没有按照既有线路流通,而流入大地电流称之为杂散电流。
由于杂散电流的产生以及它的电腐蚀效应,使对设备周围设施的金属构件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这种电腐蚀总是发生在离子导电电流流出金属结构的地方,即发生在金属与电解质存在的阳极区。杂散电流的阳极电腐蚀对金属的破坏相当严重,能引起水管穿孔漏水、设备锈蚀等,导致设施的使用寿命降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消除杂散电流对环境、设备造成的危害,提供了一种重新设计的次氯酸钠发生器,其能够有效地防止杂散电流扩散造成的危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次氯酸钠发生器,包括:多个相连的电解槽,且入口电解槽连接电解液入口,出口电解槽连接电解液出口,在所述电解液入口和电解液出口处分别设有接地装置。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多个相连的电解槽之间设有互通的排气管,且在其中一个排气管上设有排气口。
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由于在电解液入口和电解液出口处分别设有接地装置,由此使得设备进、出口的溶液处于同一电位,并与设备接地点有效接地,防止杂散电流扩散造成危害。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
图1是本实用新型次氯酸钠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次氯酸钠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在该实施例中,其具体包括:多个相连的电解槽(如图1中的电解槽A、电解槽B、电解槽C和电解槽D),且入口电解槽(如电解槽B)连接电解液入口,出口电解槽(如电解槽C)连接电解液出口,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电解液入口和电解液出口处分别设有接地装置。
此外,所述多个相连的电解槽之间设有互通的排气管,且在其中一个排气管上设有排气口。
其中,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由于在电解液入口和电解液出口处分别设有接地装置,由此使得设备进、出口的溶液处于同一电位,并与设备接地点有效接地,防止杂散电流扩散造成危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兴达高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兴达高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08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角形截面的聚酰亚胺纤维
- 下一篇:可控温酶解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