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冶金连铸机辊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0719.0 | 申请日: | 2013-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4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胡旭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市龙润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0 | 分类号: | B22D11/00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02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冶金 连铸机 辊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冶金连铸机辊子。
背景技术
连铸辊作为连铸设备的核心部件,主要是用来输送生产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如果辊子出现事故,将有可能导致整个生产线的停产,其质量、强度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到连铸设备的作业率。
据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对连铸辊子的失效形式进行分析,连铸辊损坏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种:
一是热疲劳损坏: 热疲劳损坏是造成连铸辊子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起因是工作状态中的辊子表面环向温度分布不均匀,有时辊子表面与内部温度温差超过300℃,因此,辊子表面及内部产生非轴对称、周期性变化、不均匀分布的热应力,连铸辊在机械应力和热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疲劳损坏。
二是原材料的质量:原材料的好坏决定了连铸辊产品的整体质量,选用常温下具有很好的屈服强度的材料,可能会在高温下的屈服强度急剧下降,抗热疲劳裂纹性能不够,就会导致 连铸辊热疲劳损坏。
三是磨损:辊子基材磨损是最直观的原因,也是最直接的损坏原因,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辊子表面易氧化腐蚀,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产品的负载冲击,使辊子外径减小减薄,导致辊子报废。
因为连铸辊子特殊的工况环境,对材料要求高,新制产品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一般市场价约在40000~60000元/吨。因为外表层的磨损而报废,对冶金企业来说成本非常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保证辊子最终装配运行平稳、经久耐用,且经济、高效的冶金连铸机辊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冶金连铸机辊子,包括辊子本体,在辊子本体的外表面周围焊接有一层硬度≥45HRC的堆焊层,该堆焊层通过焊接与辊子本体一体化连接。
所述辊子本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座,在轴承座内装有滚动轴承、密封件、轴承端盖及旋转接头,辊子本体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轴承座内的滚动轴承中。
在轴承座上设有安装用的螺栓孔。
所述轴承座内设有“U”形支座,滚动轴承安装在“U”形支座中。
在辊子本体的下方设有保持水位的储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各类辊子平均每吨给企业节省费用25000元,以炼钢企业生产线员工每年工资35000元计,辊子修复再回收利用技术所节约的制造成本,已经可以基本可以保障生产一线所有工人的全年工资;而机械加工厂方,增加这样的一条修复生产线,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30个就业岗位,为提高社会就业率、增加地方税收做出相应的贡献,辊子最终装配运行平稳、经久耐用,具有长寿命、高精度、安装调整快速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辊子的截面剖视图。
图中:1-辊子本体、2-堆焊层、3-轴承座、4-滚动轴承、5-“U”形支座、6-螺栓孔、7-轴承端盖、8-储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冶金连铸机辊子,包括辊子本体1,在辊子本体1的外表面周围焊接有一层硬度≥45HRC的堆焊层2,该堆焊层2通过焊接与辊子本体1一体化连接;该辊子本体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轴承座3,在轴承座3内装有滚动轴承4、密封件、轴承端盖7及旋转接头,所述轴承座3内设有“U”形支座5,滚动轴承4安装在“U”形支座5中。
辊子本体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轴承座3内的滚动轴承4中;在轴承座3上设有安装用的螺栓孔6;在辊子本体1的下方设有保持水位用于冷却辊子的储水槽8。
采用本实用新型,各类辊子平均每吨给企业节省费用25000元,以炼钢企业生产线员工每年工资35000元计,辊子修复再回收利用技术所节约的制造成本,已经可以基本可以保障生产一线所有工人的全年工资;而机械加工厂方,增加这样的一条修复生产线,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30个就业岗位,为提高社会就业率、增加地方税收做出相应的贡献,辊子最终装配运行平稳、经久耐用,具有长寿命、高精度、安装调整快速方便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市龙润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韶关市龙润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07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