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9210.9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5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阳市万乘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布线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为密闭狭窄空间布线的导线器。
背景技术
现有家居装修中,室内的线槽都是内藏式,内藏式的线槽虽然美观,但是一旦布线出现错误,就很难从新布线,除非将线槽凿开,从新装修墙面,这样反而增加了麻烦。还有在一些电器管道中布线,由于狭窄的管道不便于布线,本实用新型就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导线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在狭窄空间布线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导线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导线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卷绕设有导线索,壳体侧边卡接设有把手,把手沿壳体外延滑动,把手上设有线索槽,导线索通过线索槽随着把手的滑动收或放。使用的时候,将需要布的线绕在导线索的钩状结构物上,然后,滑动把手,使得导线索在把手的滑动下放出越来越长,然后使用开关卡住导线索。再松开开关,继续放或收导线索。
作为优选,把手上还有设有开关,开关铰接在把手上。开关可转动然后卡死导线索。增加导线器放线的精度。
作为优选,壳体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内部外沿设有滑动槽。通过滑动槽与把手嵌合。
作为优选,把手上设有工形槽,工形槽嵌合在滑动槽内。把手在滑动槽内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滑动,通过人为自由控制收放。
作为优选,导线索上设有标尺。便于操作者知道放出线的精确尺寸。
作为优选,导线索的自由端上设有钩状结构。便于引导需要布的线。
作为优选,壳体的内环为弯曲弧形。弯曲弧状为花朵形状,一个是增加美观,再着,避免拿捏得时候打滑,增加手与导线器的摩擦力。便于使用。
作为优选,导线索为钢材料,并经过抛光处理。此钢材料具有一定的柔性性,可以弯曲,但是也具有一定的支撑力量。经过抛光处理后,表面粗糙度比较低,没有毛刺之类,更加容易在狭窄空间穿梭,更易于收放。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导线器,人们可以通过导线器在狭窄空间布线,结构精确,使用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线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线器的开关工作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导线器的把手与壳体嵌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根据图1、2,导线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卷绕设有导线索4,导线索4为经过抛光处理的钢材料。壳体1侧边卡接设有把手2,把手2沿壳体1外延滑动,把手2上设有线索槽5,导线索4通过线索槽5随着把手2的滑动收或放。导线索4的头部设有钩状结构,便于勾住所需要布的线。导线索4上还设有标度,便于操作的时候,知道线放出多少长度。为了便于操作工人使用的时候方 便,将内环制成弯曲弧形,便于拿捏。
根据图3,把手2上还有设有开关3,开关3铰接在把手2上。开关3应用凸轮原理,扳动开关3向上的时候,开关3绕轴31转动,开关3左边向下,卡主导线索4,固定放出的导线索4,避免继续滑动,导致放出线索的长度不精确。需要回收或者继续放线的时候,将开关3扳下,开关3的左端与导线索4分离,导线索4不受开关3的压力限制,可以继续随着把手4的转动收放。
根据图4,壳体1包括左壳体11和右壳体10,左壳体11和右壳体10通过螺纹13配合安装的时候,留有一定空隙。左壳体11和右壳体10内部外沿设有滑动槽14,把手2上设有工形槽21,工形槽21嵌合在滑动槽14内。左壳体11和右壳体10内部空间12内卷绕有导线索4。
使用的时候,将需要布的线绕在导线索4的钩状结构物上,然后,滑动把手2,使得导线索4在把手2的滑动下放出越来越长,然后使用开关3卡住导线索4。再松开开关3,继续放或收导线索4。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阳市万乘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富阳市万乘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92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