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流式分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8914.4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5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柴立新;洪仁杰;刘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广博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9/06 | 分类号: | B02C19/06;B02C23/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5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流 分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颗粒状粉体粉碎、分级、分散设备,具体讲是一种回流式分散机。
背景技术
目前,颗粒状粉体的粉碎和分散多数采用碾磨、球磨、气流粉碎等方法进行。其中碾磨、球磨后的粉体具有分散性差、不易分散的特性。而常见的气流粉碎机,大多是粉碎室直接与收料罐连接,物料粉碎后,粉体直接通过料管进入收料罐,这将导致部分未粉碎或分散不彻底的粒子进入收料罐,影响粉体的分散性及均匀度,严重时还须将粉碎、分散后的粉体重新再次粉碎、分散,不仅费工且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粉体粉碎、分散后的分散性和粒度均匀性的回流式分散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这样一种回流式分散机,包括喂料机、喂料机进料口、粉碎机、收料罐和引风机,所述的喂料机、喂料机进料口、粉碎机依次连通,所述的引风机和收料罐连通,所述的粉碎机和收料罐之间还经导管连通有旋风分离器。
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底部出料口还经回流管与喂料机进料口连通。
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底部出料口装有控制阀。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物料在粉碎机内,通过气流的冲击、剪切,颗粒相互碰撞,破碎后,进入旋风分离器通过旋风分离器再次进行分级和粗细粉体的分离,也就是说一次粉碎后的物料通过旋风分离器进行分级、粗细粉体分离后,细粉粉体再进入收料罐,减少或避免部分未能粉碎的颗粒状粉体直接进入收料罐内,从而有效提高了粉体粉碎、分散后的分散性和粒度均匀性。
作为改进,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底部出料口还经回流管与喂料机进料口连通,使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后的颗粒状粉体再次进入粉碎室进行二次粉碎。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底部出料口装有控制阀,可以调节出料量,控制颗粒状粉体的粒度大小和进料量。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流式分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喂料机,2、喂料机进料口,3、粉碎机,4、收料罐,5、引风机,6、旋风分离器,7、回流管,8、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回流式分散机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回流式分散机,包括喂料机1、喂料机进料口2、粉碎机3、收料罐4和引风机5。所述的喂料机1、喂料机进料口2、粉碎机3依次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喂料机1位于粉碎机3的上方,便于物料进入粉碎机3内。另外所述的引风机5和收料罐4之间也通过管道连通。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的粉碎机3和收料罐4之间还经导管8连通有旋风分离器6,也就是说粉碎机3上部的出料口经导管8与旋风分离器6上部的进料口连通,而旋风分离器6上部的出料口经另一导管8与收料罐4上部的进料口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旋风分离器6通过支架固定在喂料机1的上方。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所述的旋风分离器6底部的出料口还经回流管7与喂料机进料口2连通;所述的旋风分离器6底部的出料口还装有控制阀。
物料通过喂料机进入粉碎机时,来自压缩机的高速气流通过喷射嘴使物料在喂料机进料口产生负压,从而顺利将物料送入粉碎机。
颗粒状粉体通过喂料机进料口进入粉碎机内后,通过粉碎机内切线方向超音速气流的冲击、剪切,颗粒相互碰撞,破碎。粉碎后的粉体再进入旋风分离器,通过旋风分离器后,未能破碎的超大粒子与已粉碎、分散后的超细粉体分离,在重力与气流的作用下,超大粒子再通过旋风分离器底部的回流管进入喂料机进料口,再次进入粉碎机,进行二次粉碎、分散。
经过粉碎机粉碎、旋风分离器分散后的超细粉体在引风机的作用下,从旋风分离器顶部进入收料罐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广博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广博纳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89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