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级跳式多功能输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98499.2 | 申请日: | 2013-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3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桥;李玉容;高耀岿;王刚;陈勇;邬静;王佳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思桥;李玉容;高耀岿;王刚;陈勇;邬静;王佳骏 |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齐苏平 |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级跳式 多功能 输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级跳式多功能输电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装置广泛地运用于各种需要电源供给的密封空间或真空系统中,如半导体领域的成膜、封装工序等。例如,随着有机半导体技术的深入研究,有机器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OLED的制备离不开有机薄膜的生成,而现有技术中最成熟的技术是通过蒸镀技术来完成有机薄膜的制备。在使用真空蒸镀制备薄膜时,三类加热蒸发源如电阻加热蒸发源、电子束加热蒸发源和感应加热蒸发源通常被用于加热和蒸发材料。上述各种蒸发源的使用均需要电源的提供,因此,各种用于向真空腔体内输电的密封式输电装置应运而生。
在远距离输电技术中,通常采用电缆作为传输媒介为仪器设备等用户端输送电能,但是由于电缆使用铜和铝等材料,重量较大、传输的电能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损耗严重,为了降低这种功率损耗,会在输电线路当中加入大型变压设备以提高输送电压,减少输送电流,尽管这种方法对降低电能损耗比较明显,但输电电缆与变压设备不但购置成本较高,而且维护费用较大,遇到一些恶劣环境条件,如高海拔山上的监测站及核试验基地等易受到气候变化、强电场和磁场的干扰而使输电能量产生波动,很难保证对设备终端长时间稳定的提供电力供应。
近有的无线电源中无线输电所需要笨重体积大的线圈相连,如发射和接收的线圈是直径0.6米的笨重圆柱体,且只能在2.71米近距离感应到小功率的单灯60瓦,加上是磁耦合的单面定向,使电设备处于笨重体大不方便,尤其是所发射出来的磁场有电磁辐射伤害的隐患,在使用电感式时,由于距离有限和转换效能极低,如1000瓦较大功率发射器,只能在0.084米很近距离感应到小功率的单灯60瓦,且也是磁耦合的单面定向,尤其是所发射出来的电磁场同样有电磁辐射伤害的隐患,导致用电设备无法安全使用和难以实用的问题。
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能实现远距离输电且安全性能较高的输电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能量传输距离且安全性较高的无线级跳式多功能输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无线级跳式多功能输电装置,包括:直流电源、开关管、驱动芯片、方波信号发生芯片、单刀三掷开关、负载、电感器、电容器,所述直流电源、开关管、驱动芯片、方波信号发生芯片依次连接,在所述直流电源另一端设有电感器,所述电感器与单刀三掷开关连接,所述电感器上并联电容器,所述直流电源还设有负载,所述单刀三掷开关设有级跳增强器档、发射电路档和接收电路档,所述接收电路档连接负载,所述发射电路档连接开关管。
优选为,所述开关管是IRF840。
优选为,所述驱动芯片是IR2110。
优选为,所述方波信号发生芯片是LTC6907。
优选为,所述负载是发光二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无线级跳式多功能输电装置的优越效果在于:所述无线级跳式多功能输电装置集增强器、发送电能、接收电能及使用电能的功能为一体,实现高效率远距离输电,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具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无线级跳式多功能输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刀三掷开关与级跳增强器档连接时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刀三掷开关与接收电路档连接时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刀三掷开关与发射电路档连接时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直流电源,2-开关管,3-驱动芯片,4-方波信号发生芯片,5-单刀三掷开关,6-负载,7-电感器,8-电容器,9-级跳增强器档,10-接收电路档,11-发射电路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思桥;李玉容;高耀岿;王刚;陈勇;邬静;王佳骏,未经陈思桥;李玉容;高耀岿;王刚;陈勇;邬静;王佳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84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铝基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插排容置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