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砂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8477.6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6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许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洪峰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白凤武 |
地址: | 523075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砂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确、工人劳动强度低的数控砂光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抛光、砂光机,主要以一些通用机型、专用机型为主,如圆管抛光机,平面抛光机,但市场上需要处理的东西数不胜数,涉及到五金行业、装饰行业、厨卫行业、电子行业等,基本每个行业均有需要做表面处理的产品,由于产品多样性,曲面复杂性,异形工件的抛光,还是靠人工,而人工砂光的缺点体现在效率低、效果差、工人劳动强度大、粉尘大、劳动条件差。
由于生产需要,近年来市场上逐步出现了数控型的抛光、砂光机,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064953.6,申请日2011年3月14日,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处设有旋转气缸,旋转气缸与三抓机械手连接体的一端连接,三抓机械手连接体的另一端与三抓机械手连接,所述操作台处还设有工作盘,工作盘处分别设有砂磨头、粗抛头、光抛头,所述砂磨头、粗抛头、光抛头之间呈120度夹角分布,该实用新型虽克服了人工抛光、砂光的缺点,但对于工作效率、定位准确程度及精度还存在一定的劣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应用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确、工人劳动强度低的数控砂光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数控砂光机,包括机架,机架顶端设置有工件旋转系统、伺服系统,工件旋转系统连接在机架上端设置的直线输送导轨上,直线输送导轨右侧设置有快进气缸,工件旋转系统上端连接有工件装夹系统,伺服系统上连接有抛轮系统,工件旋转系统包括连接在直线输送导轨上的固定箱体,固定箱体顶端设置有一旋转座,旋转座上连接有转轴,转轴上端在固定箱体外部,下端插入固定箱体内部,转轴下端连接有皮带传动装置,皮带传动装置将设置在固定箱体内部的真空箱装置及动力电机连接;工件装夹系统包括连接在转轴上端的夹具;伺服系统包括设置在机架顶端的立柱基座,立柱基座上端设置有横向导轨,横向导轨外端设置有横轴伺服系统,横向导轨上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固定连接有立柱;抛轮系统包括在立柱上连接的动力胶轮、接触砂轮。
伺服系统的立柱内侧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及第二直线导轨,立柱内部设置有滚珠丝杆,立柱中部设置有第二滑块,立柱顶端连接有纵轴伺服系统。
抛轮系统的动力胶轮连接于立柱上部,接触砂轮轮轴连接有砂带走偏机构,砂带走偏机构固定连接在立柱的第二滑块上。
机架上端还连接有龙门架,龙门架上设置有定位气缸。
工件旋转系统、伺服系统、抛轮系统及工件装夹系统通过连接的数控操控系统联动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适用范围广,不但能对常规圆形、平面工件进行砂光处理,还能对各种异形工件如装饰行业,餐具行业的餐盘、木碗等实现砂光、CD纹处理,自动化程度高、效果好、工人劳动强度低,工人仅仅需选择相应的CNC编程程序,放拿工件即可,各系统的运动、定位可数控操作,砂光精确度高,工作表面光滑,能有效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数控砂光机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数控砂光机的工件旋转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数控砂光机的伺服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数控砂光机的抛轮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数控砂光机,包括机架1,机架1顶端设置有工件旋转系统2、伺服系统3,工件旋转系统2连接在机架上端设置的直线输送导轨11上,直线输送导轨11右侧设置有快进气缸12,工件旋转系统2上端连接有工件装夹系统21,伺服系统3上连接有抛轮系统4。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件旋转系统2包括连接在直线输送导轨11上的固定箱体22,固定箱体22顶端设置有一旋转座23,旋转座23上连接有转轴24,转轴24上端在固定箱体外部,下端插入固定箱体内部,转轴24下端连接有皮带传动装置25,皮带传动装置25将设置在固定箱体22内部的真空箱装置26及动力电机27连接;工件装夹系统21包括连接在转轴24上端的夹具28,待加工的工件29固定于夹具28上进行加工。
该系统转轴24在动力电机27的驱动下转速为700转左右能调,轴底端通过添加一个旋转接头,实现了真空吸的功能,确保了工件29装夹的紧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洪峰,未经许洪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84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