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锁管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8314.8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8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孟豪;李豹;凌岳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狮山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18 | 分类号: | F16L33/18;F16L3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锁管接头。
背景技术
柔性燃气管(FGP管)系统也被称为波纹不锈钢管(简称CSST)。其前身为日本开发的内部燃气管,该管网将成卷的波纹管配上附属管件用来把中央供气站的燃气输送到一幢建筑物或房屋的各处使用。该技术模仿为房屋铺设电路的方式为房屋铺设燃气管路,从而达到大幅度降低安装时间和劳动成本的目的。
长期以来,在现场安装中使用三种管件。第一种进入该领域的管件使用纤维垫圈达到密封目的,并且无须专业工具对管件进行安接。但是,与某些生产商提供的喇叭状金属件对金属件密封方式相比,该种管件的安装仍然具有较高的漏气率。第二种进入该领域的管件首先使用一种专业工具来弄平CSST管头的卷线,然后装上管件,接下来又使用另一种专业工具在管头装一个喇叭状的工件。这种产品已经从市场上淘汰了,原因是在弄平卷线和安装喇叭件的过程中不锈钢被弄得很硬。第三种进入该领域的管件无须使用任何专业工具。只是把管头的卷线向后挽起形成一个双喇叭口,从而实现金属对金属密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人们发现这种设计无法满足高密封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密封性好、安装方便的自锁管接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锁管接头,包括管件和波纹管,管件主体为设于前端的接头,所述接头上连接设有套头螺母,波纹管靠近切断口的外缘上设有开口垫圈,开口垫圈与套头螺母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的前端设有锥形头,开口垫圈里侧开有与锥形头配合的锥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垫圈内设有套环,套环卡接于波纹管外缘上的凹槽内;开口垫圈外缘上设有与套头螺母配合连接的管螺纹。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接头内的导向管,导向管的一端与接头配合连接,导向管的另一端设于波纹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前端开设有阶梯孔,阶梯孔的内径与导向管的外径配合使导向管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接头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和接头可以是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管件上设有靠山,靠山设于套头螺母与开口垫圈之间,且套头螺母一端与靠山抵触。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内使用一个导向管保证管件与波纹管的同轴度,套头螺母与开口垫圈上的管螺纹扭合,随着螺母的扭紧,管件上的锥状顶端呈喇叭状与波纹管的切断端头咬合;管件与开口垫圈配合将波纹管的端头部向后挽起形成一个喇叭口,从而实现金属对金属密封,无需再使用专用的制喇叭口工具和整平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管件;2、波纹管;3、套头螺母;4、开口垫圈;
5、导向管;11、接头;12、锥形头;13、阶梯孔;
14、靠山;41、套环;42、锥形孔;43、管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锁管接头,包括管件1和波纹管2,管件1主体为设于前端的接头11,所述接头11上连接设有套头螺母3,波纹管2靠近切断口的外缘上设有两个配对的开口垫圈4,开口垫圈4与套头螺母3螺接;开口垫圈4与套头螺母3旋紧时,波纹管2的切断口与锥形头12配合连接,使波纹管2与管件1实现对接。
如图1所示,所述接头11的前端设有锥形头12,开口垫圈4里侧开有与锥形头12配合的锥形孔42;开口垫圈4内设有套环41,套环41卡接于波纹管2外缘上的凹槽内,套环41使波纹管2和开口垫圈4形成联动结构,开口垫圈4外缘上设有与套头螺母3配合连接的管螺纹43,开口垫圈4通过管螺纹43与套头螺母3螺接,当二者旋紧时波纹管2的切断口与锥形头12配合连接。
还包括设于接头11内的导向管5,导向管5的一端与接头11配合连接,导向管5的另一端设于波纹管2内,导向管5主要保证管件1与波纹管2的同轴度。
上述接头11前端开设有阶梯孔13,阶梯孔13的内径与导向管5的外径配合使导向管5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接头11内;阶梯孔13的内径大于接头11的内径,防止导向管5装入接头11内时过于深入。
上述导向管5和接头11可以是一体成型设置从而减少装配工序。
上述管件1上设有靠山14,靠山14设于套头螺母3与开口垫圈4之间,套头螺母3端头内壁与靠山14抵触,从而使套头螺母3与开口垫圈4旋紧时带动管件1和波纹管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狮山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狮山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83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细长软管的保护结构以及免疫分析仪
- 下一篇:一种可避震的U形管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