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食道狭窄或堵塞的医疗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8210.7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6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江;朱建斌;崔凌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澄观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0 | 分类号: | A61F2/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食道 狭窄 堵塞 医疗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支架,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食道狭窄或堵塞的医疗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因肿瘤、瘫痕挛缩等原因引起的食道狭窄或堵塞,除了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外,还采用在病变部位植人管形支架,将病人病变的食道撑开,让食物能够通过。这种支架为一网状覆膜圆管形,以金属丝编织而成,侧壁呈网状,有弹性膨胀力;病人进食时食物对支架的冲击和食道的蠕动,常使支架向下位移。为防止位移,有的产品将支架设计为“粗头细身”一一首、末端部为直径略大的圆管;这种整体式的管形支架在食物通过和食道蠕动时“上动下也动”的模式,使支架壁与食道壁贴合不良,靠直径略大的首、末端部还不足以阻止支架的位移。再者,支架首、末端部直径较大的圆管壁与病人的食道壁为面接触,对病人食道的压迫刺激使病人有不适的感觉;整体式结构支架在弯曲的食道内会对食道壁产生回复应力,影响食道壁的血液循环,使食道壁萎缩甚至坏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食道狭窄或堵塞的医疗支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网状管形主体和直径大于所述网状管形主体的首端部和末端部以及柔性连接丝,所述柔性连接丝包括多段,所述网状管形主体为多段,所述首端部与所述网状管形主体之间、所述末端部与所述网状管形主体之间、相邻两段所述网状管形主体之间均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丝连接。
具体地,所述首端部和所述末端部均为网状球形;所述网状管形主体为2-6段,最佳为3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将首端部、末端部网状异形管段设计为类似球面,使得其与腔体的接触为球面接触而非平面接触。当病人进食而使首、末端部受纵向力的作用时,压强小刺激弱。类似球形结构还使其端部的边缘在受力时直径易于变大,增加与食道壁的附着力,减少移位和滑脱,本实用新型医疗支架结构合理,固定可靠,对腔体壁刺激小,整体适用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首端部、2-网状管形主体、3-柔性连接丝、4-末端部、5-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网状管形主体2和直径大于所述网状管形主体2的首端部1和末端部4以及柔性连接丝3,柔性连接丝3包括多段,网状管形主体2为多段,首端部1与网状管形主体2之间、末端部4与网状管形主体2之间、相邻两段网状管形主体2之间均通过柔性连接丝3连接;首端部1和末端部4均为网状球形;网状管形主体2为3段;网孔5为菱形。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多节覆膜活动式连接,在相邻节之间设柔性连接丝3,当食物通过时支架的每一节单独受力变形,而使其产生上下顺应的变形,类似于食道的蠕动。支架的一节变形运动时,不影响或甚少影响其它节段与食道壁的紧密贴合,使得支架具有易适应腔体弯曲变形而无轴向自展直的应力产生。还可以根据各个病人病变不同部位、不同病情的需要设定支架各节段的长度。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将首端部1、末端部4网状异形管段设计为类似球面,使得其与腔体的接触为球面接触而非平面接触。当病人进食而使首、末端部4受纵向力的作用时,压强小刺激弱。类似球形结构还使其端部的边缘在受力时直径易于变大,增加与食道壁的附着力,减少移位和滑脱,本实用新型医疗支架结构合理,固定可靠,对腔体壁刺激小,整体适用性能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澄观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澄观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82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