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过滤型室内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7403.0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7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室内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分离空气中细颗粒物的空气净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油过滤型室内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大气中粒径小于2μm(有时用小于2.5μm,即PM2.5)的颗粒物(气溶胶)。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监测指标。2013年2月28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称PM2.5拟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
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颗粒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细颗粒物能飘到较远的地方,因此影响范围较大。此外,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要更大,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μm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μm以下的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而且这种细颗粒物一旦进入肺泡,吸附在肺泡上很难掉落,这种吸附是不可逆的。
目前,室内PM2.5治理主要有以下方法:
1、过滤法:包括空调、加湿器、空气清新器等,优点是明湿降低PM2.5的浓度,虽然过滤膜可以防止3 u m以上的颗粒,但空气交换率显著地降低,同时由于过滤膜需要定期清洗或更换,使用成本较高,而且随时间的延长,颗粒清除效率会随之下降。
2、水吸附法:超声雾化器、室内水帘、水池、鱼缸等,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亲水性PM2.5,缺点是增加湿度,憎水性PM2.5不能有效去除。
3、植物吸收法:植物叶片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PM2.5,优点是能产生有利气体,缺点是吸收效率低,有些植物会产生有害气体。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过滤型室内空气净化器,可快速高效地清除室内空气中各种细颗粒物,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使用成本高、效率低、憎水性颗粒物不能有效去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油过滤型室内空气净化器,该净化器包括储油容器和上盖,所述上盖表面开有进气孔和出气孔,其内部装有一台无刷电机,一台与所述无刷电机主轴联接的微型抽风扇,一台受所述无刷电机驱动的锥形离心泵,该锥形离心泵出油口处设有与所述无刷电机主轴联接的十字形或星形叶片;所述储油容器上端具有一个出气口以及与所述上盖联接的开口,该储油容器底部为储油池,该储油池中间有一竖立的筒形壳体,该筒形壳体侧面设有一导气管,该导气管与所述储油容器的出气口联接;所述筒形壳体内设有一竖立的筒形滤网,该滤网内设有一带缺口的锥形罩。
工作原理:无刷电机驱动锥形离心泵将锥形罩中的植物油抽上去,通过外壳上高度转动的叶片将油均匀地甩出,形成一个环状的油帘,油帘撞击到容器内壁后变成一道油层流下至储油池中,经筒形滤网进入锥形罩,形成循环。外部空气经上盖的进气孔吸入后,在喷油过程中,油层将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漂浮物,灰尘,气味等杂质吸附后流到储油池中。净化过的空气,通过滤网去除空气中可能残留的油雾,最后经导气管从出气口输出。
有益效果:本空气净化器用油雾净化空气,原理简单可靠,吸附力远高于水,净化效果极好,大大优于水吸附法,并且使用寿命长久,使用成本低,可用于30-50平米的房间。为了更好地过滤,可以在底部放一些滤材,如矿石、海绵等, 大约每6-8周可以更换一次滤油。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 如图所示,油过滤型室内空气净化器,包括储油容器2和上盖1,上盖1表面开有进气孔3和出气孔14。上盖1内部装有一台无刷电机4,一台与无刷电机4主轴联接的微型抽风扇5,一台受无刷电机驱动的锥形离心泵6,锥形离心泵7出油口处设有与无刷电机4主轴联接的十字形或星形叶片8;储油容器2上端具有一个出气口9以及与上盖1联接的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锦,未经陈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74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