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顶防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6752.0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2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来;王屹;陈伟;梁灵辉;王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巨人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轿顶防 护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轿顶防护栏。
背景技术
根据电梯制造与安全安装规范(GB7588-2003)的要求,在直梯轿顶上需要安装防护高度0.7m-1.1m的轿顶防护栏,以保证检修人员在轿顶作业的安全。为了达到轿顶防护栏高度标准,传统的直梯轿顶上安装的轿顶防护栏占用了电梯井道空间。作为改进,授权公告号为CN202529680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伸缩式轿顶防护栏,包括三面围栏,其特征在于,每面围栏由若干根横向布置的C型管、角钢和若干根竖向布置的C型管、角钢组成,所述横向布置的C型管、角钢与竖向布置的C型管、角钢相互连接,横向和竖向布置的方向都有若干个C型管、角钢组成,横向和竖向布置的C型管、角钢通过设置在角钢上的连接孔和螺栓相互连接。该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不同规格的轿厢,需要在轿顶工作时加高护栏,在工作完毕后将加高护栏收起,节约了电梯井道空间。但是,当在轿顶的工作结束后,防护栏没有正确复位情况下,电梯运行时防护栏会撞到井道顶部,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梯轿顶防护栏,包括固定管、伸缩管和围栏,所述的固定管固定在电梯轿顶上,所述的伸缩管与所述的固定管套接,所述的围栏与所述的伸缩管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伸缩管通过锁定部件与所述的固定管锁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管和所述的伸缩管上还设置有安全开关。
当电梯在正常运行时,伸缩管套在固定管内部。当需要在轿顶作业时,拉起伸缩管,用锁定部件将伸缩管与固定管锁定。
固定管和伸缩管上设置的安全开关与电梯的控制系统连接,用以识别电梯是否进入检修状态。当电梯进入非检修状态时,电梯正常运行;当电梯处于检修状态时,电梯停止运行。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管上设置有安装基板,所述的伸缩管上设置有安装垫板;所述的安装基板上设置公触点,所述安装垫板上设置母触点。所述的公触点和所述的母触点控制所述的安全开关。
或者所述的安装基板上设置母触点,所述安装垫板上设置公触点。所述的公触点和所述的母触点控制所述的安全开关。
作为优选,公触点包括公触点一和公触点二;母触点包括母触点一和母触点二。
当防护栏处于收缩状态时,母触点一与公触点一接触,电梯处于非检修状态,电梯可以正常运行;当防护栏处于拉伸状态时,母触点二与公触点二接触,电梯处于检修状态,电梯停止运行。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基板包括阻挡部,所述的公触点一和公触点二设置在所述的阻挡部上;所述的安装垫板包括连接部、折弯部和安装板,所述的母触点一和母触点二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板上。所述的安装垫板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的伸缩管连接,所述的折弯部为所述安装垫板的自由端。
防护栏在拉伸时,安装垫板与伸缩管向上拉起,直到安装垫板的折弯部碰到安装基板的阻挡部。
作为优选,所述的锁定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管上部的上固定管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固定管下部的下固定管固定孔和设置在所述伸缩管上部的上伸缩管固定孔、设置在所述伸缩管下部的下伸缩管固定孔。
当防护栏在收缩状态时,上固定管固定孔和上伸缩管固定孔通过螺栓固定;下固定管固定孔和下伸缩管固定孔通过螺栓固定。
当防护栏在拉伸状态时,下伸缩管固定孔和上固定管固定孔通过螺栓固定。
作为优选,设置在所述固定管上的上固定管固定孔、下固定管固定孔和设置在所述伸缩管上的上伸缩管固定孔、下伸缩管固定孔分别为两个。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栏为伸缩式,既满足了检修人员在轿顶作业时防护栏安全高度的需求,又节约了井道顶层空间。
其次,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栏上设置有安全开关,当检修时,防护栏为拉伸状态,电梯停止运行;检修结束后,防护栏为收缩状态,电梯才能正常运行,防止当检修工作结束后,防护栏仍然处于拉伸状态,电梯运行导致防护栏撞到井道顶部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固定管和安装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伸缩管和安装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拉伸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收缩状态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巨人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巨人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6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护门联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三轮车电瓶减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