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入炉煤矸石热废气调湿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6183.X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6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鑫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7/10 | 分类号: | C10B5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矸石 废气 脱水 装置 | ||
1.入炉煤矸石热废气调湿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壳体、水汽排汽导出器,废气换热脱水器、下料仓;所述的壳体内形成料仓,料仓相对封闭顶部只设有进料口,所述的下料仓设置在壳体底部与料仓相通;所述的水汽排汽导出器包括蒸汽导出总管,至少一条以上蒸汽导出伞道、蒸汽收集立管、冷凝水排出总管,蒸汽导出伞道呈伞形倾斜弯折件,多条蒸汽导出伞道按规则间隔横向设置在料仓内;蒸汽收集立管纵向设置在壳体相对两面侧壁内,蒸汽导出伞道两端分别固定在两面侧壁蒸汽收集立管上,在弯折件的弯凹内的蒸汽收集立管上设置有水汽导出口;蒸汽导出总管设置在蒸汽收集立管的上方壳体的侧壁内,蒸汽导出总管与蒸汽收集立管上部相通,蒸汽导出总管还设有水蒸汽排出口,冷凝水排出总管设置在蒸汽收集立管的下方壳体的侧壁内,冷凝水排出总管与蒸汽收集立管下部相通,冷凝水排出总管还设有冷凝水排出口;所述的废气换热脱水器包括热废气进入通道、热废气进入室、散热管、散热管串接通道、废气过渡室、低温废气排出室,热废气进入室设置在壳体的中上部一侧壁内,废气过渡室设置在壳体的与热废气进入室相对的另一面侧壁内,低温废气排出室设置在壳体的下部与热废气进入室同一面侧壁内,低温废气排出室设有低温废气排出口;数条散热管串接通道两两并行横穿过壳体的内部料仓,接在热废气进入室与废气过渡室之间和废气过渡室与低温废气排出室之间,上一条散热管串接通道的一端与热废气进入室相通而另一端封闭,下一条散热管串接通道的一端封闭而另一端与废气过渡室相通;同理,在废气过渡室与低温废气排出之间,亦是上一条散热管串接通道的一端与废气过渡室相通而另一端封闭,下一条散热管串接通道的一端封闭而另一端与低温废气排出室相通,依此类推,数条散热管亦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数条散热管在散热管串接通道上间隔排列,散热一端接在并行上一条散热管串接通道上,另一端接在并行下一条的散热管串接通道上,将两两并行的散热管串接通道相互贯通,即将热废气进入 室与废气过渡室接通,将废气过渡室与低温废气排出室接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炉煤矸石热废气调湿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管呈“U”型,U型散热管在散热管串接通道上呈上下两排排列,上一排U型散热管呈倒U型,上一排U型散热管的U型口与下一排U型散热管的U型口相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炉煤矸石热废气调湿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一排U型散热管呈倒U型的顶部呈锲形,下一排U型散热管的U型的内弯处呈锲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炉煤矸石热废气调湿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导出伞道在料仓上部按三排五列的规律横向布置,而在料仓中部布置了一排五列的蒸汽导出伞道,在料仓下部布置了一排五列的蒸汽导出伞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炉煤矸石热废气调湿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温废气排出口外接尾气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鑫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鑫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618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