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矸石热解气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6171.7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9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鑫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60 | 分类号: | C10J3/60;C10J3/66;C10J3/82;C10J3/20;C10J3/84;C10J3/80;C10B21/10;C10B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矸石 解气 化装 | ||
1.煤矸石热解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煤矸石热解装置和水煤气反应装置,所述的煤矸石热解装置设置在炉体中部,主要由热解气化室、外燃气加热装置、内燃气加热装置、中心支撑弓构成,所述的热解气化室由耐火导热材料内、外环墙构成一个环状空间,围绕在热解气化室外墙环外周为外燃气加热装置,热解气化室内环墙环内为内燃气加热装置;所述的水煤气反应装置包括热解气化室、物料降温装置、蒸汽产生装置,所述的热解气化室与煤矸石热解装置的热解气化室为同一室,热解气化室位于中心支撑弓上方,所述的物料降温装置、蒸汽产生装置位于中心支撑弓下方,所述的物料降温装置包括高温降温室、低温降温室、降温室桥弓,高温降温室的顶部与热解气化室底部相通,高温降温室与低温降温室上下设置,降温室桥弓设置在高温降温室与低温降温室之间,所述的降温室桥弓包括桥弓、集汽室、蒸汽进入通管;桥弓中部形成集汽室,集汽室的下部开口朝向低温降温室,蒸汽进入通管设置在桥弓中,蒸汽进入通管一端通向集汽室,另一端伸出炉外,所述的蒸汽产生装置包括环形空心金属箱体、蒸汽包及汽包输入管、汽包输出管,环形空心金属箱体安装在炉体底部,环形空心金属箱体的内环空腔接于物料降温装置的低温降温室下部,环形空心金属箱体箱内形成相对密封用于存储水的炉体水包,炉体水包接有进水管和汽包输入管,进水管与储水箱相通,汽包输入管与蒸汽包相接通,蒸汽包的汽包输出管与物料降温装置的蒸汽进入通管另一端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矸石热解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矸石热解装置还包括气体换向装置,所述的外燃气加热装置主要为若干组结构相同关联第一燃气加热器、第二燃气加热器构成,所述的第一燃气加热器主要包括第一燃烧室、第一煤气进入支管和第一蓄热换热器,第一煤气进入支管穿过炉体外墙通到第一燃烧室中,第一燃烧室由耐火材料制成的炉体外墙 和耐火导热材料制成热解气化室外环墙和外火道隔墙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煤气燃烧火道,所述的第一蓄热换热器包括第一蓄热腔、第一蓄热体、第一空气进入支管和第一燃烧废气排出支管,第一蓄热腔设置在炉体外墙中,第一蓄热体设置第一蓄热腔中,第一蓄热腔一端通向第一燃烧室底部,另一端分别接有第一空气进入支管和第一燃烧废气排出支管,同理结构相同第二燃气加热器也主要包括第二燃烧室、第二煤气进入支管和第二蓄热换热器,所述的第一燃烧室和紧邻的第二燃烧室之间外火道隔墙的顶部设有燃烧室通孔,燃烧室通孔将第一燃烧室和紧邻的第二燃烧室接通构成关联一组;所述的内燃气加热装置主要由若干组结构相同的关联第三燃气加热器、第四燃气加热器,其结构与关联第一燃烧加热器、第二燃烧加热器组成几乎完全相同,不同的是第三燃气加热器的第三燃烧室由耐火导热材料制成热解气化室内环墙和内火道隔墙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煤气燃烧火道,第三煤气进入支管从中心支撑弓的条弓的下面穿过向上通向第三燃烧室,第三蓄热腔设置在条弓下方的炉体上,第三蓄热体置于第三蓄热腔中,第三蓄热腔一端通过延伸通道从中心支撑弓的条弓的下面穿过向上延伸通向第三燃烧室底部,第三蓄热腔另一端分别接有第三空气进入支管和第三燃烧废气排出支管,所述的第三燃烧室和紧邻的第四燃烧室之间内火道隔墙的顶部设有燃烧室通道,燃烧室通道将第三燃烧室和紧邻的第四燃烧室接通构成关联一组;所述的气体换向装置包括上盘、下盘、旋转换向电机、空气风机、煤气风机、废气风机,下盘分别接有一个空气主管和第一空气分管、第二空气分管,一个煤气主管和第一煤气分管、第二煤气分管,一个燃烧废气主管和第二燃烧废气分管、第一燃烧废气分管,其中第二燃烧废气分管和第一燃烧废气分管与第一空气分管和第二空气分管及第一煤气分管和第二煤气分管的设置刚好对调,上盘贴合在下盘上方,上盘分别对应设置有空气连接管、煤气连接管、燃烧废气连接管,旋转换向电机带动上盘在下盘上往复转动从而实现空气主管不断与第一空气 分管和第二空气分管进行接通和切断转换,煤气主管不断与第一煤气分管和第二煤气分管进行接通和切断转换,燃烧废气主管不断与第二燃烧废气分管和第一燃烧废气分管进行接通和切断转换;其中,所述的第一空气分管和第一空气进入支管、第三空气进入支管联接,同时,所述的第一煤气分管和第一煤气进入支管、第三煤气进入支管联接,此时同时,所述的第一燃烧废气分管与第一燃烧废气排出支管、第三燃烧废气排出支管联接;同理,第二空气分管和第二空气进入支管、第四空气进入支管联接,同时,第二煤气分管和第二煤气进入支管、第四煤气进入支管联接,与此同时,第二燃烧气分管与第二燃烧废气排出支管、第四燃烧废气排出支管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鑫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鑫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61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