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通讯设备的防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5540.0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3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掌握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14 | 分类号: | H02H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通讯设备 防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通讯设备的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都知道电子产品在带电的情况下接触水之后就会导致电子电路损坏,甚至报废,特别是通讯设备在户外使用时容易掉进水中,目前,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通常采用密封,但是通常的电子设备都是无法完全密封的,如充电接口和耳机接口等,如忘记将插孔堵好,该电子产品的防水功能就形同虚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通讯设备的防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池、过流过载保护开关、水触发电路和负载电路,所述电池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过流过载保护开关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流过载保护开关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流过载保护开关的触发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水触发电路的触发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水触发电路包括场效应管、电阻、二极管和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为所述过流过载保护开关的正极连接端,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为水触发端,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为所述过流过载保护开关的负极连接端;所述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场效应管为P沟道型场效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实施,不需要对原已经使用的电子电路进行改动,使用方便,能够不需要对电子产品进行防水密封处理,不影响原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触发电路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池、过流过载保护开关、水触发电路和负载电路,所述电池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过流过载保护开关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流过载保护开关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流过载保护开关的触发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水触发电路的触发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水触发电路包括场效应管T、电阻R、二极管VD和三极管Q,三极管Q的发射极同时与场效应管T的漏极和二极管VD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的集电极同时与电阻R的第一端和场效应管T的栅极连接,电阻R的第二端同时与场效应管T的源极和二极管VD的负极连接,二极管VD的负极为过流过载保护开关的正极连接端,三极管Q的基极为水触发端,二极管VD的正极为过流过载保护开关的负极连接端;三极管Q为NPN型三极管,场效应管T为P沟道型场效应管。
如图2所示:在初始状态下,场效应管T的栅极通过电阻R与电池的正极或负载电路的正极输入端连接,因此,场效应管T的栅极处于高电平,场效应管T的源极与漏极处于截止状态,这时电池给负载电路正常供电,当电池、负载及防水电路被水淋湿或被水浸泡后,由于水的导电作用使水触发电路的水触发端电位抬高,从而使三极管Q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导通,使场效应管T的源极与漏极导通,将电源的正负极短路,导致电池或负载电路内部的过流过载保护功能启动,从而切断电池给负载电路的供电,此时电子电路防水器因失电而恢复到初始状态,这样在没有电的情况下,电子产品上的电子电路就会大大减少或没有电化学反应,因此可以起到对被水浸泡的电子产品的保护作用;当电子产品的电子电路及电池被彻底烘干后,将电池瞬时充电激活后即可正常给电子产品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掌握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掌握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55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