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防渗水密封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5042.6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7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山下隆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西川密封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2 | 分类号: | B60J1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渗水 密封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密封件,具体涉及一种车门防渗水密封件。
背景技术
汽车车门密封件作为常用的汽车配件而广泛使用。图2为现有技术的密封件本体的断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车身10的窗框11设置密封件。
密封件包括:密封件本体100。密封件本体100,密封件本体100具有第一中空部110、第二中空部120、玻璃导槽130和外唇边150,第一中空部110与窗框11的背面触接,第一中空部110与窗框11的背面之间会有第一弯曲空间155,第一中空部110和第二中空部120设置于钣金的间隔12内。
玻璃导槽130内放置玻璃20,玻璃导槽130位于第一中空部110外,具有槽型结构。玻璃导槽130具有:基底部和两侧的侧壁。
如图2所示,玻璃20的内外两侧分别为:室内21和室外22,玻璃20容纳在玻璃导槽130内,并且玻璃20可以沿着玻璃升降方向23移动,实现车窗的开关。
图3为现有技术的关门状态图。如图3所示,车身10和窗框11的间隔12宽时,和窗框11背面间的面压不足,水难以通过,会发生漏水。水流路径19沿着外唇边150、第一弯曲空间155、以及玻璃导槽130与第一中空部110缝隙流入。即雨水会沿着虚线和箭头的方向显示的水流路径19经过漏水部位13(即窗框末端部)进入汽车内部。
若生产出的钣金的间隔12比设定的一致,汽车经过长期使用,部件也会发生磨损和老化,部件之间容易产生松动,钣金的间隔12会变宽,也会发生漏水的现象。
所以提出了针对密封件本体进行改进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防渗水密封件,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门防渗水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封件本体,设置于汽车的车身的窗框,具有第一中空部、第二中空部和玻璃导槽,所述第一中空部与所述窗框的背面触接,所述第一中空部和所述第二中空部设置于钣金的间隔内;
所述玻璃导槽,用于容纳玻璃,设置于所述第一中空部外,具有槽型结构;
所述第一中空部和玻璃导槽之间设置止水唇边。
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防渗水密封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止水唇边的截面为钩状结构,止水唇边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中空部的第一中空部基底面、玻璃导槽的玻璃导槽基底面,所述止水唇边与第一中空部基底面以及玻璃导槽基底面之间的空间为储水部。
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防渗水密封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第一中空部的截面设置为中空的多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防渗水密封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第一中空部的截面设置为中空的四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防渗水密封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第二中空部的截面设置为中空的多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防渗水密封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玻璃导槽具有:基底部和两侧的侧壁,
所述基底部的外壁为玻璃导槽基底面,所述第一中空部的外壁为第一中空部基底面,所述玻璃导槽基底面与第一中空部基底面相对设置,所述基底部的内壁设置玻璃导槽内唇边;
所述两侧的侧壁分别具有一对玻璃导槽外唇边,其中,一侧所述玻璃导槽外唇边与所述窗框的背面触接,另一侧所述玻璃导槽外唇边与所述窗框触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在第一中空部、基底面设置止水唇边。止水唇边的截面为弯钩状,在止水唇边的基部形成储水部,即使有水进入,也不会从密封件本体溢出。漏水部位(即窗框末端部)排水。止水唇边采用软质材料,如海绵制成弯钩状结构。海绵对防漏水效果更好。防止的漏水现象,同时也会提高隔音效果,增加私密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件本体的第一中空部外设置玻璃导槽,玻璃导槽为槽型结构,具有:基底部和两侧的侧壁,两侧的侧壁分别具有外唇边。使关门性能更加卓越。玻璃导槽可以采用硬材质、树脂制备成槽型结构,比重高些的材料尤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汽车车门的车顶窗框部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密封件本体的断面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关门状态图。
图4为一种实施例中密封件本体的断面示意图。
图5为一种实施例的关门状态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西川密封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西川密封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50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转向的自动感应示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Z轴双CCD定位玻璃雕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