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深度辐射取水井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4278.8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0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忠富;黄慎勇;付忠志;罗万申;李彦春;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3B3/12 | 分类号: | E03B3/12;E03B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8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深度 辐射 水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水井,特别是一种改进型深度辐射取水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辐射井是由集水井和若干辐射状铺设的水平或倾斜的辐射管组合而成。按集水井底部透水层取水与否,传统辐射井取水有两种形式:
I型集水井底部不封闭,设透水层,井底和水平辐射管同时进水;
II型集水井底部用钢筋砼封闭,仅由水平辐射管进水。
I型辐射井适用于较大的含水层(5-10m),但底部进水与辐射管的集水范围在高程上相近,互相干扰影响较大,且取水量受限,一般为3000-7000m3/d。此种辐射井井底进水,无法断水,不便于施工和检修;
II型辐射井适用于较薄的含水层(一般≤5m),取水量小,一般为3000-5000m3/d,此种辐射井井底用钢筋砼封闭,井底部不进水,便于施工和检修。
可以看出目前传统辐射井仅适用于含水层0~10m厚度的情况,如含水层超过10m时就无法发挥更大作用,也无法取到更深层的地下水,同时传统辐射井,特别是II型辐射井取水量有限,通常为3000-7000m3/d,即使增加辐射管数量和长度,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也很难再增加取水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普通取水辐射井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深度辐射取水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深度辐射取水井,包括集水井、深井潜水泵和水平辐射管,集水井底部设有垂直辐射管,垂直辐射管与水平面垂直;垂直辐射管的出水管处设有出水弯管,高出集水井的底部0.8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水平和垂直辐射管配合设置,做到深、浅结合,减少了水平辐射管和垂直辐射管的相互干扰,大大提高了单井取水量和取水水质,辐射管管口设置了检修阀门,便于断水施工、检修和控制出水量,同时通过在垂直辐射管口增加弯管,防止了砂、石沉降在垂直辐射管内和堵住出管口,提高了垂直辐射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剖视图。
图中零部件及编号:
1-集水井;2-深井潜水泵;3- 水平辐射管;4-垂直辐射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改进型深度辐射取水井,包括集水井1、深井潜水泵2和水平辐射管3,集水井1底部设有垂直辐射管4,垂直辐射管4与水平面垂直;垂直辐射管4的出水管处设有出水弯管,高出集水井1的底部0.8m。可防止垂直辐射管出水管口被井底沉积的砂、石头堵塞而影响出水量。
垂直辐射管4为3~9个,垂直辐射管4距集水井1的底部小于2m内的管壁不开设进水孔。
垂直辐射管4材质为钢管,其长度不大于20m,外径140mm,壁厚6mm,其管壁的开孔率为17%。
水平辐射管3材质为钢管,外径140 mm,壁厚6mm,采用两层布置,上层的水平辐射管3长度大于下层,上、下层错开布置,下层的水平辐射管3长度不大于20m,水平辐射管3距集水井1侧壁小于2m内的管壁不开设进水孔,其管壁的开孔率为17%。
垂直辐射管4和水平辐射管3的出水管口设有检修阀门;检修阀门为旋塞阀或软密封闸阀。便于断水施工、检修和控制辐射管出水量。
集水井1采用封底的钢筋砼圆井,直径Ф=6m,井深不大于15m,采用止水帷幕大开挖、沉井或逆作法施工,与传统辐射井或大口井做法一致。
辐射管具体长度和根数应根据取水量和渗透系数确定。水平辐射管3出水量可按传统水平辐射管计算公式计算。水平辐射管3可采用气动潜孔锤同步跟管钻进、千斤顶等方法施工。
垂直辐射管4采用工程地质钢管,钢管外径140 mm,壁厚6mm,一般管长度不大于20m,管壁的开孔率为17%,靠集水井1距离2m范围内的垂直辐射管4和水平辐射管3的管壁不开孔,垂直辐射管4具体长度和根数应根据取水量和含水层深度可进行调整。垂直辐射管4出水量可按传统管井计算公式计算。垂直平辐射管4也可采用气动潜孔锤同步跟管钻进、千斤顶等方法施工。
为了防止垂直辐射管4出水管口被井底沉积的砂、石堵塞而影响出水量,且防止了砂、石等沉积到垂直辐射管中引起堵塞,提高了垂直辐射管使用寿命,将辐射管4出水管高出井内底0.8m,同时在垂直辐射管4管口增加出水弯管。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辐射井的缺点,使水平辐射管3做到长短结合和上下错开布置,水平和垂直分别设置,做到深、浅结合,减少了水平辐射管3和垂直辐射管4的相互干扰,大大提高了单井取水量和取水水质,管口设置了检修阀门,便于断水施工、检修和控制出水量,同时通过在垂直辐射管口4增加弯管,提高了垂直辐射管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四川省建筑设计院,未经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四川省建筑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42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