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肝素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血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3252.1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9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熊玉婉;符霞;叶晴;王琳;邝沛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姜若天 |
地址: | 528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肝素 血液 透析 体外循环 血路 | ||
1.一种无肝素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血路,包括动脉管路(1)、静脉管路(3)、废液收集袋(5)和独立包装的无肝素专用静脉管(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次性输血器,所述一次性输血器包括通过输血管依次连接在一起的输血器塑胶针头组件(55)、输血壶(56)及输血静脉接口组件(58);所述输血壶(56)内设有血液滤网(56a),所述输血壶(56)与输血静脉接口组件(58)之间还设有输血调节装置(57);所述静脉管路(3)包括无肝素侧管(35a),所述无肝素侧管(35a)能够与一次性输血器的塑胶针头组件(55)相连接,且无肝素侧管管径与一次性输血器的塑胶针头组件(55)相匹配,所述输血器静脉接口组件(58)能够与用于病人的穿刺针或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静脉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肝素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血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肝素侧管(35a)还能够与无肝素专用静脉管(7)相连接,所述无肝素专用静脉管的第二静脉接口组件(63)能够与用于病人的穿刺针或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静脉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肝素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血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肝素专用静脉管(7)还包括第一静脉导血管(59a)、第二静脉导血管(59c)、静脉壶(60)及设在壶内的血液滤网(60a)、静脉压监测支路(61)、第一静脉接口组件(62)及第二静脉接口组件(63);所述第一静脉导血管(59a)的一端与第二静脉接口组件(63)相连接,第一静脉导血管(59a)的另一端与静脉壶(60)的一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二静脉接口组件(63)与静脉壶(60)之间的第一静脉导血管(59a)上设有第一止流夹(64);所述静脉壶(60)的另一端与第二静脉导血管(59c)的一端及静脉压监测支路(61)相连接,所述第二静脉导血管(59c)的另一端与第一静脉接口组件(62)相连接;所述第一静脉接口组件(62)上装有第一关口帽子(62a),所述第二静脉接口组件(63)上装有第二关口帽子(63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肝素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血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管路(1)上设有莫非氏滴管支路,所述莫非氏滴管(11c)设在远离动脉管路(1)主路的导管(11d)末梢;所述莫非氏滴管支路上还设有用于与静脉管路(2)相连接的T型管(11a),所述T型管(11a)与莫非氏滴管(11c)之间还设有输液调节装置(11b),所述T型管(11a)与动脉管路(1)主路之间还设有小止流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肝素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血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管路(1)包括通过若干导血管连接在一起的动脉壶(12)及设在壶内的血液滤网(12a)、生理盐水输液支路(13)、肝素管支路(21)、泵内管(14)、采血口组件(15)、软枕(16)、动脉接口组件(17)及接头组件(18);所述若干导血管包括第一导血管(19a)、第二导血管(19b)、第三导血管(19c)、第四导血管(19d)与第五导血管(19e);所述第一导血管(19a)的一端与动脉接口组件(17)相通,另一端与采血口组件(15)的一端及T型管支路(11)相连接,且第一导血管(19a)与采血口组件组件(15)之间装有第二止流夹(10a);所述采血口组件(15)的另一端与第二导血管(19b)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导血管(19b)的另一端与软枕(16)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软枕(16)的另一端与第三导血管(19c)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导血管(19c)的另一端与泵内管(14)的一端连接,所述泵内管(14)的另一端及肝素管支路(21)与第四导血管(19d)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导血管(19d)的另一端与动脉壶(1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动脉壶(12)的另一端与第五导血管(19e)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五导血管(19e)与接头组件(18)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接头组件(18)的另一端装有第三关口帽子(10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肝素血液透析的体外循环血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内管(14)的一端还设有动脉压传感器支路(20),所述动脉压传感器支路(20)包括设在导管(20a)上的动脉压传感器(20b),所述动脉压传感器(20b)与动脉管路(1)主路之间设有小止流夹(10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人民医院,未经中山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32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