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控轮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3091.6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6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丰禧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尼制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3/00 | 分类号: | B60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安***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控轮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中控轮组,系一可适于结合在婴幼儿座椅、病床或轮椅等医疗设备,或者是物架、柜子底物的车轮,尤指一具有刹车与固定转向的车轮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轮结构中,许多具有刹车、固定转向等功能,且其多数利用齿的啮合来达成其功效,现有的技术中,如习用的「脚轮结构改良」如中国TW专利申请案号第100204112号,一种脚轮结构改良,包括有:一轮架组;一刹车组;一转动组;一枢接组;其改良在于:一轮架组的轮座,该轮座一侧上端开设的组合孔,其组合孔内形成有一固定转向块,而固定转向块可与刹车组的上齿盘相嵌合,且该固定转向块顶面设有若干锁固孔,又于该固定转向块底面中间处由下向上形成一固定转向凹槽,该固定转向凹槽可与刹车组的上齿盘的凸块相嵌合;一刹车组的刹车块,该刹车块内部开口端形成有一下齿盘,其下齿盘可与上齿盘相咬合,且于该上齿盘顶面形成一呈方型的凸块,而该刹车组设置在轮架组的轮座内部,以使上齿盘的凸块可嵌合在固定转向块的固定转向凹槽。
其上述所述的「脚轮结构改良」,该上、下齿盘之间,因利用齿盘的方式啮合,故各齿之间易有脱离的疑虑,另外,上、下齿盘的各齿之间若在未对准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结构卡住,以致使用不便,甚者造成毁损。
有鉴于上述缺失弊端,本实用新型创作人认为其有急待改正的必要,遂以其从事相关产品设计制造的多年经验,及其一贯秉持具有的优良设计理念,针对以上不良处加以研究创作,在经过不断的努力后,终乃推出本实用新型创作中控轮组,其以更正优良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的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控轮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车轮结构可具有固定转向、刹车功效,并且同时改良该作为固定转向用途的齿轮,使其啮合的结构更紧密,而不易有脱离或卡住的疑虑,达到较佳的使用效益。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控轮组,其至少包括:
一轮座组,由壳座、外壳与车轮所组成,在该壳座上具有一壳颈部,在壳颈部 的侧边延伸有壳身部,对应于壳颈部与壳身部下方则设有壳支架,外壳套置于壳座上方,车轮组装在对应于壳身部下方的壳支架上,另对应在壳颈部下方的壳支架上组装有刹车组;
刹车组由刹车块与刹车面所组成,该刹车块组装于壳颈部下方的壳支架上,在刹车块的其中二侧面各形成有一靠近于车轮外围处的刹车面;其特征在于:
该轮座组对应在壳颈部下方的壳支架上组装有一方向组;
方向组由齿板、回复弹簧、卡齿、固定转向块、环齿、卡合槽与穿孔所组成,该齿板套置于壳颈部下方的壳支架上,齿板的末端处枢设于壳颈部下方壳支架的两侧上,靠近该齿板与壳支架两侧相枢接处各设有一回复弹簧,该回复弹簧下端抵顶于齿板上,上端则抵顶于壳身部下方,而在该齿板的中段处向外凸设有若干能啮合于固定转向块的环齿的卡齿,所述固定转向块位于壳颈部下方,在该固定转向块的外壁周围环设有环齿,固定转向块的底部则凹设有卡合槽,又该固定转向块中心贯穿有穿孔;
该刹车组的刹车块顶面抵顶于齿板的底部,刹车块顶面则向下凹设有一容槽,该容槽底部向上凸设有卡合块,方向组的固定转向块则容置于该容槽内且该卡合块能与卡合槽相互卡合。
其中,该轮座组的壳支架内壁上设有一壳嵌槽以及一与壳嵌槽相对应的壳凸块,在刹车组的刹车块的其中一外侧面上向外凸设有一能嵌置于壳嵌槽中的嵌块,对应于嵌块的另一面处则凹设有该壳凸块能嵌置于其内的凹槽从而令该刹车块利于组装在壳颈部下方并于其中上下移动。
其中,该轮座组的壳身部两侧的底面处各凹设有凹部,方向组的回复弹簧上端抵顶于凹部内。
其中,该轮座组的壳身部末端凹设有一沟槽,而外壳的末端延伸有一钩扣于沟槽上的钩部。
其中,该方向组的齿板为一ㄇ形金属板体。
其中,该刹车组的容槽中设置有一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顶撑于容槽与固定转向块底部之间。
其中,该刹车组的刹车块的顶面上一侧边向上凸设有一能抵顶于齿板底部的顶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尼制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商尼制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30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