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布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2737.9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3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韩雪梅;刘利华;崔云前;石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韩富强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循环 反应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布水装置。
背景技术
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布水装置包括内循环管、进水总管和锥罩,其中内循环管下端连接锥罩的小端,进水总管与锥罩相通。沿内循环管沉降下来的回流水与来自进水总管的污水在锥罩内混合后进入厌氧反应器罐体。由于现有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布水装置结构过于简单,内循环回流水与污水不能充分混合,从而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厌氧反应器的污水处理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布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布水装置包括内循环管、进水总管和锥罩,其中内循环管下端连接锥罩的小端,进水总管与锥罩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总管接有一环形管,该环形管套在内循环管上,且环形管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管,所述锥罩内设有圆形挡板,所述进水总管通过环形管和支管通入锥罩内,内循环管的下端口正对圆形挡板的中心,每个支管的出口正对圆挡板的一部分。如此设计,污水通过进水总管、环形管和各个支管均匀地进入锥罩内,冲击圆形挡板的外围,与内循环回流水在圆形挡板上充分混合,然后再进入厌氧反应器罐体进行厌氧反应。
作为优化,所述内循环管下端还设有倒锥管式出水嘴,该出水嘴的出口直径小于进口直径。如此设计,内循环回流水遇上圆形挡板后,向四周均匀分散,与污水混合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布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混合效果好的优点,可充分发挥内循环系统的污水稀释作用,以其组装的厌氧反应器可长期保持平稳、高效的工作,适合处理多种高浓度有机废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布水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布水装置的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布水装置的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含有图2所示布水装置的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底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内循环管、2为进水总管、3为锥罩、4为环形管、5为支管、6为圆形挡板、7为出水嘴、8为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高效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布水装置包括内循环管1、进水总管2和锥罩3,其中内循环管1下端连接锥罩3的小端,进水总管2与锥罩3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总管2接有一环形管4,该环形管4套在内循环管1上,且环形管4上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支管5,所述锥罩3内设有圆形挡板6,所述进水总管2通过环形管4和支管5通入锥罩3内,内循环管1的下端口正对圆形挡板6的中心,每个支管5的出口正对圆挡板6的一部分。
实施方式二:如图2所示:环形管4上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支管5,所述内循环管1下端还设有倒锥管式出水嘴7,该出水嘴7的出口直径小于进口直径,其余结构如实施方式一所述,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27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