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荧光检测光激发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2594.1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3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京辉;韶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极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黄良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荧光 检测 激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生物医疗荧光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激发光传导及照射方式改进方面。
背景技术
荧光检测是现代生物医疗技术中的常用检测方法。参照图1中所示,现有的荧光检测方法中采用侧面注入激发光,用激发光照射生物样本会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有机物分子接受到激发光照射后,会产生生物荧光;二种是激发光在生物样本上产生散射(即丁达尔现象)。置于圆柱状透镜另一端的光电检测机构或图像采集机构采集和传送测得的荧光信号或图像,作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现有的荧光检测光激发的方法中激发光的光束与待检测的样本成45度的夹角,且与置于圆柱状透镜轴心的样本有较远的距离,光激发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荧光检测光激发的方法中光激发的效率较低的技术不足,而提出一种用于荧光检测光激发的结构。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荧光检测光激发的结构,包括有圆柱状透镜和激发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状透镜的样本照射端设有连接轴心与侧壁的凹槽;在所述凹槽中插入有激发光传导机构;所述激发光传导机构的尾端连接激发光源,前端设有将激发光传导机构导入的激发光进行90度转向后从圆柱状透镜中心轴方向照射样品的45度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更改圆柱状透镜的结构以及增设激发光传导机构,缩短了入射光束与待测样本间的距离,减少了激发光的损耗,激发光对样本的照射较原有的方式均匀,激发光的传导机构较原来的结构体积减小,提高了光激发的效率,易于集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荧光检测光激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荧光检测光激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照图2和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圆柱状透镜1和激发光源;所述的圆柱状透镜1的样本照射端设有连接轴心与侧壁的凹槽;在所述凹槽中插入有激发光传导机构2;所述激发光传导机构2的尾端连接激发光源,前端设有45度斜面21;当激发光源产生的激发光由激发光传导机构2导入,在45度斜面21上发生全反射,激发光产生90度转向后从圆柱状透镜中心轴方向垂直射入待测样本,可以均匀地照射到样本,该结构同时缩短了光束的出射端与待测样本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荧光检测的激发光源传导的方式,使得激发光垂直、均匀地照射待测的样品,改善了荧光检测的激发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极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北极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25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