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坡莫合金环形铁芯卷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2572.5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8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叶定楷;陈景辉;林建明;文建国;郑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晶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2 | 分类号: | H01F41/02;H01F27/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合金 环形 卷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全自动坡莫合金环形铁芯卷绕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环形铁芯卷绕机,必须手工操作,整个加工过程复杂,容易出错,故降低了加工质量,同时生产效率也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且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好的全自动坡莫合金环形铁芯卷绕机。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坡莫合金环形铁芯卷绕机,包括机箱、料盘、下导轮、上导轮、上带气缸、切带机构、送带机构、重量测量机构、卡板、焊接机构、主轴、传送带、粉盒和操作显示结构,所述料盘设置在机箱外的右上方,所述下导轮设置在所述机箱外的右下方,所述料盘与所述下导轮相连接,所述上导轮设置在所述机箱的上方与所述下导轮相连接,所述上带气缸设置在上导轮旁且与所述上导轮相连接,所述主轴设置在所述机箱上方,所述送带机构连通所述主轴与所述上导轮,所述切带机构设置在主轴前方,所述焊接机构、重量测量机构和卡板逆时针设置在所述主轴上,所述传送带与所述主轴相连接,所述操作显示结构设置在所述主轴上方,所述粉盒设置在所述上导轮与所述下导轮之间。
所述操作显示结构包括触摸屏显示器、电源开关、手动焊接开关、点动开关、电源电压指示器、调压按钮、启动开关、自动开关和焊接电压指示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快捷,包括操作显示结构,显示十分方便,通过主轴及切带机构、焊接机构、重量测量机构和卡板可完成自动内外焊接和检测数量与重量,还设有粉盒和料盘及与料盘相连的上导轮、下导轮,此结构可有效的实现送料上粉的全 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相比人工操作而言,提高了加工的精度,提高了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见图1,一种全自动坡莫合金环形铁芯卷绕机,包括机箱1、料盘2、下导轮3、上导轮4、上带气缸5、切带机构6、送带机构7、重量测量机构8、卡板9、焊接机构10、主轴11、传送带12、粉盒13和操作显示结构14,所述料盘2设置在机箱1外的右上方,所述下导轮3设置在所述机箱1外的右下方,所述料盘2与所述下导轮3相连接,所述上导轮4设置在所述机箱1的上方与所述下导轮3相连接,所述上带气缸5设置在上导轮4旁且与所述上导轮4相连接,所述主轴11设置在所述机箱1上方,所述送带机构7连通所述主轴11与所述上导轮4,所述切带机构6设置在主轴11前方,所述焊接机构10、重量测量机构8和卡板9逆时针设置在所述主轴11上,所述传送带12与所述主轴1相连接,所述操作显示结构14设置在所述主轴11上方,所述粉盒13设置在所述上导轮4与所述下导轮3之间。
所述操作显示结构14包括触摸屏显示器141、电源开关142、手动焊接开关143、点动开关144、电源电压指示器145、调压按钮146、启动开关147、自动开关148和焊接电压指示器149。
其工作过程大致如下:打开电源开关,全自动坡莫合金环形铁芯卷绕机开始自整定,约一分钟,选择自动开关,全自动坡莫合金环形铁芯卷绕机开始工作,切带机构开始动作,接着主轴开始收尾,主轴开始缩回一个行程,焊接机构开始焊接作业,主轴再运行一个行程,磁环落动传送带上,此时主轴在传送带的作用下整定方向,送带机构开始作业,带动上带气缸使动作,之后主轴再次启动,带动传送带启动,切带机构作动,此时完成 一个整周期。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晶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晶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25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配电箱
- 下一篇:远程控制γ射线探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