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流冷凝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2019.1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0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安龙;赵登;罗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7/00 | 分类号: | B01L7/00;B01L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流 冷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机化工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流冷凝管。
背景技术
回流冷凝管是有机化工实验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实现回流功能的玻璃管设备,安装在回流装置上与蒸馏烧瓶、弯形接管配合,做冷凝蒸汽和凝聚液滴用。回流冷凝管根据用途分球型、蛇型、直型等,适用于科研、大专院校、石油化工、制药工业、医疗卫生等单位。但是在目前实验操作过程中,由于回流冷凝管内管管口小,使用时难以通过回流冷凝管的上端口向蒸馏烧瓶等设备中添加药品,药品容易泼洒,造成药品的混淆和浪费,导致实验准确性下降;而在使用特殊药品时也会增加不必要的危险。在试验完成后冲洗回流冷凝管内壁时,内管中的蒸馏水容易溢出,造成周围环境的影响和设备的损坏,使得操作性变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流冷凝管,能够提供一种更安全的回流冷凝管,避免外洒、溢水等事故的发生,降低了实验过程中的失误,提高了实验准确性,具有安全可靠、便于清洗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回流冷凝管,由外管1和内管2组成,外管1上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内管2顶端外壁设有磨砂区5,内管2顶端设置有用于防止内管2中液体的外洒或溢出的漏斗口6。
所述漏斗口6的高度为35mm。
所述漏斗口6为与水平成60°角的漏斗口。
所述外管1的直径为30-40mm。
所述内管2为直线型玻璃管或螺纹型玻璃管或若干个玻璃球连接在一起的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由于本实用新型回流冷凝管的内管2顶端上设有漏斗口6,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避免了加入内管2中的药品外洒或溢出的问题。同样,在清洗的过程中,避免了内管2中的蒸馏水的溢出和外喷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回流冷凝管的内管2的顶端设置一个漏斗口6,解决了回流冷凝管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避免药品和水因为溢出和外洒的问题而引起药品损失和腐蚀、设备损坏等实验事故,有利于药品加入蒸馏烧瓶和蒸馏水冲洗冷凝器的内壁。同时,不影响内管上端再连接其他仪器。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流冷凝管,由外管1和内管2组成,外管1上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内管2顶端外壁设有磨砂区5,所述回流冷凝管还包括位于内管2顶端上用于防止内管2中液体的外洒或溢出的漏斗口6。
所述漏斗口6的高度为35mm。
所述漏斗口6为与水平成60°角的漏斗口。
所述外管1的直径为30-40mm。
所述内管2为直线型玻璃管或螺纹型玻璃管或若干个玻璃球连接在一起的管。
回流冷凝管直径为30-40mm,由内管2和外管1组成,外管1上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一般冷却水采用“下进上出”即从位于外管1下端的进水口3流向外管1上端的出水口4,进行热交换冷凝效果较好。内管2采用直线型玻璃管或螺纹型玻璃管或若干个玻璃球连接在一起的管。在内管2顶端、磨砂区5上端设置一个高35mm、与水平成60°角的漏斗口6。使用时,将回流冷凝管安装在合适的位置,通过磨砂区5固定回流冷凝管,药品和蒸馏水从漏斗口6加入,通过磨砂区5和内管2到蒸馏烧瓶内。蒸馏水清洗内管2壁时,蒸馏水从漏斗口6加入,由于入口的面积增大,避免了回流冷凝管中的热蒸汽遇到冷蒸馏水时发生外喷现象。同时,不影响内管2上端再连接其他仪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20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输送机连接轴的支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淋醋池进料绞龙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