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边缘抛光治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91068.3 | 申请日: | 2013-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4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铭;钟享道;李世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睿志达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街道东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边缘 抛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特指玻璃边缘抛光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片产品一般需要进行机械加工处理以提高效果及效率,加工处理时,将玻璃片放置在治具上,然后进行钻孔及铣外形等加工。由于在加工过程中,玻璃产品必须固定,保证在加工过程中不能有任何的移动,且在加工中必须将产品需要加工的部位落空出来,其余未加工部分必须有实体支撑。玻璃边缘抛光时一般都是使用玻璃边缘抛光治具,但是现有的玻璃边缘抛光治具一次只能装夹和加工一片玻璃,加工速度慢,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一次能同时装夹和加工多片玻璃、加工速度快的玻璃边缘抛光治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玻璃边缘抛光治具,它包括有矩形筒状的治具框架,治具框架由四个侧板相互围合而成,侧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治具框架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为“凵”形结构,支撑板的两端分别通过锁紧螺丝锁紧在治具框架的外侧。
所述锁紧螺丝为蝶形螺丝。
所述治具框架的两侧分别设有把手。
相邻两个所述侧板之间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板为两个,两个支撑板平行设置。
所述治具框架底部设有齿轮盘。
所述治具框架顶部设有盖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边缘抛光治具,它包括有矩形筒状的治具框架,治具框架由四个侧板相互围合而成,侧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治具框架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的治具框架能够一次性同时装夹多片玻璃,并且玻璃的上端边缘露出治具框架外,能够同时加工多片玻璃的上端边缘,加工完玻璃的上端边缘后,将治具框架底部支撑板拆卸并安装在治具框架顶部,然后将整个治具框架翻转使支撑板位于底部,这时能够同时加工多片玻璃的另一端边缘,因此本实用新型一次能同时装夹和加工多片玻璃,加工速度快,并且通过支撑板能够快速将玻璃翻面加工,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矩形筒状的治具框架1,治具框架1由四个侧板11相互围合而成,侧板1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12,治具框架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板2。
支撑板2为“凵”形结构,支撑板2的两端分别通过锁紧螺丝3锁紧在治具框架1的外侧,使得支撑板2的支撑强度高。锁紧螺丝3为蝶形螺丝,方便装拆支撑板2。
治具框架1的两侧分别设有把手13,方便用手取放本实用新型。相邻两个所述侧板11之间通过固定螺丝14固定连接,装拆方便。支撑板2为两个,两个支撑板2平行设置,支撑稳固。治具框架1底部设有齿轮盘4,治具框架1顶部设有盖板5。
本实用新型的治具框架1能够一次性同时装夹多片玻璃,并且玻璃的上端边缘露出治具框架1外,能够同时加工多片玻璃的上端边缘,加工完玻璃的上端边缘后,将治具框架1底部支撑板2拆卸并安装在治具框架1顶部,然后将整个治具框架1翻转使支撑板2位于底部,这时能够同时加工多片玻璃的另一端边缘,因此本实用新型一次能同时装夹和加工多片玻璃,加工速度快,并且通过支撑板2能够快速将玻璃翻面加工,加工效率高。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睿志达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睿志达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10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