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交换机组密封垫片冲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0885.7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0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九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阳 |
地址: | 1166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机组 密封 垫片 冲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机组密封垫片冲压装置,属于板式热交换机组的密封件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板式换热机组主要应用于城市集中供热领域,板式换热机组是由板式热交换器、水泵、仪表、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及必要的附属设备等组成,实现流体间热量交换为目的的换热装置。同时随着它的出现使换热基站更加节能,更加智能化。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思想的不断深入,集中供热已经在我国大部分供暖地区普及,甚至在南方一些高档小区也开始推行集中供热。集中供热就使得许多小锅炉房随之改成了换热站,同时新建的小区和大厦也在地面或地下投资建设了现代化的换热站。换热站作为集中供热的基础细胞多又采用板式换热机组作为站内的基本设备,这个基本设备的日常维护是供暖企业不得不考虑的成本。
由于目前大部分的板式换热机组,随着板式热交换器的发展承压能力越来越大,有些硬密封处易泄露,像法兰、蝶阀、止回阀、等链接时都易发生泄露。一旦放生泄露就要停机维修就会导致运行成本的增加,严重情况下要拆卸重新组装,同时有可能带来部件的损坏,增加供热企业的设备维护成本。也会给民生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经过调查发现发生泄露的原因一般是因为垫片尺寸和一些密封面尺寸有偏差导致的。所以准备开发垫片冲压装置解决这个问题,开发垫片冲压装置可以省去在外加工费用降低成本还能提高质量。综上所述开发热交换机组密封垫片冲压装置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板式热交换机组硬密封链接中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涉的目的在于减少机组中的硬密封面泄露,开发热交换机组密封垫片冲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交换机组密封垫片冲压装置,它包括下模板和上模板,所述下模板在对角线方向固定设置二个导柱及二个定位销,所述上模板上设有与二个导柱相配合的导套及与二个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卸料弹簧和环状卸料槽。
所述上模板的下平面上设有凸出的环状凸起,环状凸起与位于下模板上的环状卸料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热交换机组密封垫片冲压装置包括下模板和上模板,上模板的下平面上设有凸出的环状凸起,环状凸起与位于下模板上的环状卸料槽相配合。采用该热交换机组密封垫冲压装置,能快速批量生产,减少企业生产成本,能在实际使用中减少硬密封链接泄露减少换热机组维修次数。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造价低等优点,适用于板式热交换机组密封垫片冲裁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热交换机组密封垫片冲压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上模板的结构图。
图3是上模板的结构图。
图中:1、导柱,2、定位销,3、卸料弹簧,4、环状卸料槽,5、定位孔,6、导套,7、下模板,8、上模板,8a、环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3示出了一种热交换机组密封垫片冲压装置的结构图。图中,热交换机组密封垫片冲压装置包括下模板7和上模板8,下模板7在对角线方向固定设置二个导柱1及二个定位销2,上模板8上设有与二个导柱1相配合的导套6及与二个定位销2相配合的定位孔5。下模板7上设有卸料弹簧3和环状卸料槽4。上模板8的下平面上设有凸出的环状凸起8a,环状凸起8a与位于下模板7上的环状卸料槽4相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冲压装置,要将整个装置安装在冲压机上,将下模板7固定在工作台上,由上模板8通过导柱1进行冲压运动,再由定位销2进行精确定位进行冲压剪裁,模具合上冲压完成之后,抬起上模板8后,卸料弹簧3通过卸料槽4将密封垫片弹出,一次工作完成。需要批量生产,重复以上动作即可实现。
以前用密封垫片大多都是买成品,但是有的成品与标准件存在一定的尺寸偏差,还有一些特殊需要的垫片要买材料自己剪裁,有些时候卖方供货不及时影响生产。综合以上问题,开发出热交换机组密封垫片冲压装置,买垫片原材料自己加工,解决了上述问题。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造价低等优点,适用于板式热交换机组密封垫片冲裁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九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九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08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纯天然豆薯淀粉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