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分流锥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0771.2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9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后尧;吴湛方;杨剑霞;麦进飞;范绍荣;黎兴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B22D17/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恒华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张培祥 |
地址: | 526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分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分流锥。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结构中一般都设有分流锥,用于分流导向,可以使金属液体快速均匀填充,并减少金属液体在填充时对成型面的冲蚀。
现有压铸模具中的分流锥一般都开有运水管和浇口道,与以前的压铸模具的分流锥相比,具有减少产品气孔和杂渣,成型更容易,提高产品合格率等优点。但它们还存在运水方式复杂,浇口道过深,冷却效果不好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运水方式更简单合理、浇口道更浅的新型分流锥。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分流锥,包括分流锥主体和浇口道,所述分流锥主体由上部圆锥柱凸台和下部圆柱基台构成;所述浇口道凹陷于上部圆锥柱凸台圆弧外表面;所述分流锥主体内部开有V字型运水管。
上述浇口道从上部圆锥柱凸台顶端向下延伸至上部圆锥柱凸台和下部圆柱基台连接处。浇口道包括直浇道和横浇道,所述直浇道位于上部圆锥柱凸台圆弧外表面,所述横浇道位于上部圆锥柱凸台和下部圆柱基台连接处。浇口道包括底面和两侧面,其中横浇道和直浇道的侧面优选为圆弧凹面;直浇道的底面优选为圆弧凸面,而横浇道的底面优选为平面。上部圆锥柱凸台与浇口套相配合。
上述V字型运水管包括入水孔、出水孔、入水管、出水管和V字型通道;所述入水孔、出水孔开于下部圆柱基台侧面,分别通过入水管、出水管与V字型通道相贯通。所述V字型运水管中的V字型通道优选与直浇道平行。
优选地,所述出入水孔为螺纹孔。
上述V字型通道的顶角位于上部圆锥柱凸台内部,两端与出入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分流锥还包括固定螺丝孔,该固定螺丝孔位于下部圆柱基台的底部,分流锥主体通过固定螺丝孔连接模具动模,可以使用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分流锥采用了V字型运水管,且在上部圆锥柱凸台外表面设置浅浇口道,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冷却效果好、生产成本低的优点。该新型分流锥应用于扶手梯级压铸模具中,能够提高分流锥的冷却速度,并减少梯级产品的浇注重量。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使扶手梯级的浇铸重量由原来的18.6千克减少到17.2千克,较以前减少了7.5%的铝料;冷却时间由原来的26秒减至15秒,较以前减少了42.3%的冷却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分流锥的立体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分流锥的浇口道和运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分流锥,包括分流锥主体1、浇口道2和V字型运水管3,所述分流锥主体1由上部圆锥柱凸台4和下部圆柱基台5构成;所述浇口道2凹陷于上部圆锥柱凸台4圆弧外表面;所述分流锥主体1内部开有V字型运水管3。
浇口道2从上部圆锥柱凸台4顶端向下延伸至上部圆锥柱凸台4和下部圆柱基台5连接处。浇口道2的底面为圆弧凸面,两侧为圆弧凹面。浇口道2包括直浇道和横浇道。所述直浇道位于上部圆锥柱凸台4圆弧外表面,所述横浇道位于上部圆锥柱凸台4和下部圆柱基台5连接处。浇口道2包括底面和两侧面,其中横浇道和直浇道的侧面优选为圆弧凹面;直浇道的底面优选为圆弧凸面,而横浇道的底面优选为平面。上部圆锥柱凸台4与浇口套相配合。
V字型运水管包括入水孔6、出水孔7、入水管8、出水管9和V字型通道10;所述入水孔6、出水孔7开于下部圆柱基台4侧面,分别通过入水管8、出水管9与V字型通道10相贯通。所述V字型运水管3中的V字型通道10优选与直浇道平行。
出入水孔优选为螺纹孔。V字型通道10的顶角位于上部圆锥柱凸台4内部,两端与出入水管连接。
分流锥还包括固定螺丝孔,该固定螺丝孔位于下部圆柱基台的底部,分流锥主体通过固定螺丝孔连接模具动模,可以使用螺栓连接。
该分流锥应用于扶手梯级压铸模具中,能够提高分流锥的冷却速度,并减少梯级产品的浇注重量,使扶手梯级的浇铸重量由原来的18.6千克减少到17.2千克,较以前减少了7.5%的铝料;冷却时间由原来的26秒减至15秒,较以前减少了42.3%的冷却时间。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07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阶梯式温度调节的均温挤压模具
- 下一篇:大载重量滑移轨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