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用吊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0535.0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8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方贤飞;张莉青;虞剑平;虞军凯;徐奇辉;吴忠明;毛文斌;吴顺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市宏达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30 | 分类号: | E04G3/3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王树镛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吊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建筑用吊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在高空中对墙体进行作业,传统的采用脚手架结构,不仅搭建脚手架时费时费力,而且也不安全,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建筑吊篮则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建筑吊篮包括吊篮边框、吊篮门以及全密封的吊篮地面,不仅组装简便,而且安全可靠。由于四周受到吊篮边框和吊篮门的保护,施工人员可以随意在电缆地面上走动进行作业,而不用顾虑脚下是否踩准脚手架,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建筑吊篮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建筑吊篮中的吊篮地面的全密封,虽然施工人员踩在圈密封的吊篮地面上如同在地面上一般,但建筑吊篮在高空中作业时,受到空中气流的影响,尤其是大风天气下,现有吊篮底部受力面积比较大,在大风下极易造成吊篮发生晃动,给施工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作业中减少受风面积,减少作业中晃动幅度,提高作业人员作业安全的建筑用吊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吊篮,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边框,边框两端设有吊篮门,所述的边框底部设有便于行走的底面,所述的底面由多根相互平行且间隙相等的横钢筋和多根相互平行且间隙相等的纵钢筋垂直交叉焊接而成的支撑板构成,所述的支撑板上还铺设有带通孔的钢筋网垫。
所述相邻横钢筋之间的间隙为3~5cm,所述的相邻纵钢筋之间的间隙为3~5cm。
所述的钢筋网垫通孔直径为1~2cm。
所述的钢筋网垫上的钢筋外层包有橡胶套。
所述的橡胶套外表面布有防滑颗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建筑用吊篮,可以减少吊篮在空中的晃动,增加建筑吊篮的稳定性和安全型,空中气流仍然会对吊篮地面产生影响,但部分气流会从吊篮底面的间隙和通孔中流过,减少气流对吊篮地面的作用力,从而减少气流对空中作业的建筑吊篮的影响。
作为改进,所述的钢筋网垫上的钢筋外层包有橡胶套,起到防滑作用。
作为改进,所述的橡胶套外表面布有防滑颗粒,增加摩擦系数,提高防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筋网垫俯视图。
图中,1、吊篮门,2、支撑板,3、钢筋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但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吊篮,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边框,边框两端设有吊篮门1,所述的边框底部设有便于行走的底面,所述的底面由多根相互平行且间隙相等的横钢筋和多根相互平行且间隙相等的纵钢筋垂直交叉焊接而成的支撑板2构成,所述的支撑板2上还铺设有带通孔的钢筋网垫3。
所述相邻横钢筋之间的间隙为3~5cm,所述的相邻纵钢筋之间的间隙为3~5cm。
所述的钢筋网垫3通孔直径为1~2cm。
所述的钢筋网垫3上的钢筋外层包有橡胶套,是指组成钢筋网垫3是一根根细钢丝组成,在细钢丝外面包橡胶套,起到防滑作用。
所述的橡胶套外表面布有防滑颗粒,增加摩擦系数,提高防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建筑用吊篮,可以减少吊篮在空中的晃动,增加建筑吊篮的稳定性和安全型,空中气流仍然会对吊篮地面产生影响,但部分气流会从吊篮底面支撑板2的间隙和钢筋网垫3的通孔中流过,减少气流对吊篮地面的作用力,从而减少气流对空中作业的建筑吊篮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市宏达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舟山市宏达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05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