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半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0136.4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3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文 |
主分类号: | F24B1/19 | 分类号: | F24B1/19;F24B1/197;C10J3/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米中业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炉。
背景技术
炉具的寿命长短取决于炉膛。而现有生物质半气化炉分为燃烧室和气化室,为上、下结构,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表现如下:1、燃烧室开口太大,二次供氧孔少,这样容易造成气化室内温度降低,气化不充分;可燃气体与二次供氧混合不是十分充分,导致燃烧不稳定,容易冒黑烟。2、气化室大多采用陶土预先烧制或直接用铁炉膛,如果选用陶土预制,虽然耐用,但它与加料口的密封容易出问题,两者之间的粘合物容易脱落。铁质加料口因靠近气化室内燃料容易氧化和变形,不耐用。如选用金属炉膛,直接结果是容易氧化,炉具不耐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投入成本低的生物质半气化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生物质半气化炉,从下往上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炉膛和燃烧室。所述炉膛采用耐火水泥浇注,其壁内有若干与大气连通的二次供氧孔。
所述二次供氧孔竖直贯通所述炉膛的壁体,所述底座上有与二次供氧孔匹配的进风孔。
所述燃烧室为夹套式结构,由内筒,外壳和上、下盖板围成,下盖板位于所述炉膛的上端,为带往下伸出凸台的钢板,凸台的中间和上盖板的中间有与内筒外径匹配的圆孔,下盖板上有与所述二次供氧孔相应的通孔;外壳与所述炉膛的外径一致;内筒壁上有若干通气孔。
所述炉膛和外壳外有保温层,以减少热量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炉膛采用耐火水泥浇注,不会因为气化室内的高温而变形,使用寿命长。将二次供氧孔预制于炉膛壁内,一方面节约了炉膛和二次供氧管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解决了二次供氧管因温度过高而变形甚至融化的问题,使二次供氧更顺畅。炉膛采用耐火水泥浇注,其厚度较厚,也解决了进料口因太靠近气化室内燃料而易氧化和变形的问题,延长其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跟现有相比,具有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生物质半气化炉,从下往上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1、炉膛2和燃烧室3。炉膛2采用耐火水泥浇注,其壁内有若干与大气连通的二次供氧孔4,二次供氧孔4竖直贯通炉膛2的壁体,底座1上有与二次供氧孔4匹配的进风孔,底座1的侧壁有进风口11。炉膛2的内腔为气化室。燃烧室3为夹套式结构,由内筒31,外壳32和上盖板33、下盖板34围成。下盖板34位于炉膛2的上端,为带往下伸出凸台的钢板,凸台的中间和上盖板33的中间有与内筒外径匹配的圆孔,下盖板34上有与二次供氧孔4相应的通孔;外壳32与炉膛2的外径一致;内筒31壁上有若干通气孔。炉膛2和外壳32外有保温层5。燃烧室3的上部为用于做饭或者烧水的热交换室6,其侧壁有排烟的烟囱接口7。
底座1的轴向中心有圆孔,圆孔上有炉桥8,底座1的一侧有出灰抽屉9;二次供氧孔4均布于不与出灰抽屉9干涉的位置。炉膛2的侧壁上部有进料口10。
二次供氧孔4的大小和数量及其孔径大小均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浇注炉膛2前,先在底座1上放置对应于炉膛内径、炉膛2外径和二次供氧孔4位置相应的模具,然后再用耐火水泥进行浇注。待耐火水泥半干成型时,将各模具取出。
使用时先将炊具加入适量水后放在热交换室6的上端,将出灰抽屉9拉出约三分之一,把生物质燃料通过进料口10加入到炉膛2的气化室点燃,在烟囱作用下,经过燃烧十分钟左右时,可以明显看到直接燃烧和气化燃烧并存,关上出灰抽屉9,留2-3毫米小缝,此时气化段内的生物质燃料处于缺氧燃烧状态,在高温作用下,会连续析出可燃性气体。同时二次供氧孔4内的空气不断被加热,通过燃烧室3内筒31壁上的通气孔进入燃烧室3中与高温可燃气体接触进行二次燃烧,这样就达到了节能、低碳、环保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文,未经柳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0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