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补充车辆电能的太阳能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9763.6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6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郑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洪波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N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傅俊朝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补充 车辆 电能 太阳能 充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充电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补充车辆电能的太阳能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车辆充电系统是由发电机、蓄电池和车用负载串联而成。汽车启动后,使发电机运转,再由发电机供电给蓄电池,再供电给车用负载使用。启动车辆时,电子打火装置,安装于汽车内的各种灯,汽车多媒体系统,汽车空调等都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使蓄电池输出电量非常大。
正常行驶中的车辆会由发电机自动充电,但是,很多车辆每天行程不外乎上下班,来去市场和接送孩子上学等,此类情况的发电机运转时间较短,蓄电池得不到充足的电量补充,使蓄电池长期处理亏电状态。另外,车辆加装额外负载,如警灯和低音炮等,增大了用电量。还有,车辆加装的防盗系统,在车辆熄火的状态下,使电池放电量加大。
如上所述,在这样的情况下,只靠发电机供电很容易造成车辆电池电量不足,缩短电池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用于补充车辆电能的太阳能充电系统,其克服现有车辆充电系统的不足,通过太阳能的补充供电,使电池电量充足,减少汽车的油耗,节省了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用于补充车辆电能的太阳能充电系统,它包括汽车和设置在汽车内的蓄电池,该蓄电池的输入端与汽车内的发电机电性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汽车内的车用负载电性连接,汽车启动后使发电机工作,给汽车内的蓄电池充电,再电带电的蓄电池供应给车用负载。它还增设有太阳能光伏组件和控制盒,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分别平铺于汽车外表面或者汽车内表面,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电流输出端与控制盒的电流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盒的电流输出端与蓄电池的电流输入端电性连接,使太阳能光伏组件输出的电能通过控制盒的转换直接供应给蓄电池进行充电。
作为优选地,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包括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其中,单晶硅不可弯曲,但其电能转换率高,安装于越野车顶部,不影响汽车本身的外观,使其电能转换率更高;多晶硅可弯曲,但其电能转换率较低,可平铺于汽车内表面前档玻璃下方的仪表板和后档玻璃下方的内饰板,不占用汽车内空间的同时还能有效地利用车内空间;非晶硅的电能转换率最低,但非晶硅可以做得很薄,还有制作成本低的优点,便于广泛推广。
作为优选地,所述控制盒还电性连接有防雷电路,即使在雷雨天气,通过防雷电路能有效的保护太阳能充电装置不会被雷击破坏。
作为优选地,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平铺于汽车外表面的车顶、车前盖和车后盖中的任意一处或者多处,可采用粘贴工艺或者直接平铺工艺进行安装。
作为优选地,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平铺于汽车外表面的前挡玻璃、后挡玻璃和侧窗玻璃中的任意一处或者多处。该平铺于汽车前挡玻璃、后挡玻璃和侧窗玻璃的为多晶硅材料、单晶硅或者非晶硅,其可与玻璃厂家在玻璃生产过程中一同将多晶硅材料铺设于玻璃表面,使多晶硅与玻璃一体成型,不影响玻璃正常使用,同时还能减少后继安装工序。
作为优选地,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平铺于汽车内表面前档玻璃下方的仪表板和后档玻璃下方的内饰板中的任意一处或者两处。通过粘贴工艺或者直接铺设工艺直接将多晶硅材料平铺于仪表板和内饰板表面,不占用车内空间的同时还能有效利用车内多余的空间。
作为优选地,在所述汽车发电机与蓄电池间电性连接有调压电路。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将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在车辆上,无论车辆是在行使或者熄火状态,只要有光亮,就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补充进汽车内的蓄电池,为汽车的蓄电池补充电能,使电池电量充足,将能为驾驶者解决被打火启动问题,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而且不需要消耗汽车本身的能源,保持蓄电池电力充足,能使车辆启动更强劲,行驶更有力;还增设有防雷电路,即使在雷雨天气,通过防雷电路能有效的保护太阳能充电装置不会被雷击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施例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1)为太阳能光伏组件,(2)为控制盒,(3)为蓄电池,(4)为车用负载,(a)为车顶,(b)为车前盖,(b1)为车后盖,(c)为前挡玻璃,(c1)为后挡玻璃,(d)为仪表板,(d1)为内饰板,(e)为前座侧窗玻璃,(e1)为后座侧窗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洪波,未经郑洪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97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