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监测感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9678.X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9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蒲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思康利(北京)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监测 感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医学监测装置的配套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医疗监测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成增长趋势,为此我国确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结合老龄工作的实际,特别提出了21世纪前十五年的国家老龄工作宏观政策措施。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是:完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加强老年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加强老年福利服务、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其中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方面,掌握老人的起居在床情况尤为重要,它不仅能确保老人的在床起居安全,更重要的是能帮助老人形成一个良好的起居习惯,使老人的健康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随着医疗手段的多样化,医疗监测装置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些医疗监测装置不仅可以再发生状况时可向医疗工作者及时发出警报,而且可以远程的监护老人、实时地处理数据。这些功能都在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起到积极地作用,但是,目前的医疗监测装置同样没有考虑到老人起居在床情况,这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医疗监测装置产业的发展,并且,现在的医疗监测装置的感应装置大多是将感应导线直接粘贴在人的身体上,这样势必将加重病人的心理压力,若此情况长期下去,势必会影响老人自身的身心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医疗监测感应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医疗监测装置的感应装置需要将感应装置导线粘贴在人身体上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医疗监测感应装置,包括:
用于设置组件的承载装置,设置有N个通孔,N为大于2的正整数;
用于感应监测目标的感应部件,设置于承载装置上;
感应部件包括:
至少一组导电胶条组,设置于承载装置上,包括:第一导电胶条和第二导电胶条;
用于感应心脏搏动的压敏装置,设置于承载装置上。
优选的,承载装置具体为高弹海绵,且承载装置上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距离具体为2cm。
优选的,相邻导电胶条组平行设置。
优选的,相邻导电胶条组之间的距离为30cm。
优选的,第一导电胶条与第二导电胶条穿过同一条垂线平行设置。
优选的,第一导电胶条与第二导电胶条宽度均为2cm。
优选的,压敏装置具体为压敏电缆。
优选的,压敏装置具体长度为200cm,且设置为U形,U口开口具体为20c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承载装置上设置的感应部件:导电胶条组和压敏电缆直接感应重物是否在床以及人体的心脏搏动,使不需要将感应装置导线粘贴在人身体上完成监测工作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承载装置俯视图。
图中:1、第一导电胶条;2、第二导电胶条;3、承载装置;4、压敏装置;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医疗监测感应装置,包括:
用于设置组件的承载装置3,设置有N个通孔5,N为大于2的正整数;
用于感应监测目标的感应部件,设置于承载装置3上;
感应部件包括:
至少一组导电胶条组,设置于承载装置3上,包括:第一导电胶条1和第二导电胶条2;
用于感应心脏搏动的压敏装置4,设置于承载装置3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承载装置3上设置的感应部件:导电胶条组和压敏装置4直接感应重物是否在床以及人体的心脏搏动,使不需要将感应装置导线粘贴在人身体上完成监测工作得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思康利(北京)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海思康利(北京)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96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