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探梁与喷雾降尘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9487.3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8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加国;曹务学;李心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阳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200 山东省泰安市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探梁 喷雾 降尘 组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用的临时支护前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放炮及耙装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如何有效的控制粉尘的产生和蔓延,降低放炮和耙装过程中的粉尘职业危害,一直是矿井长期研究的课题。
传统的降尘方式主要是在工作面安设喷头,放炮后喷雾,和在耙装机上安设喷头,对耙装机卸料口进行喷雾降尘。由于炮区喷头安装距离工作距太近,无固定保护装置经常损坏,不能有效的消灭放炮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耙装机卸料口喷雾喷射范围小,降尘效果差,不能有效的消灭耙装产生的粉尘,造成工作地点环境恶化,给职工带来很大身体伤害。
还有一种降尘方式,是利用临时支护的钢管式前探梁进行喷雾。它是将前探梁两端封闭,后端留有进水孔,在前探梁管体上开喷雾孔,让水体充满前探梁内腔,进行喷雾降尘。这种方式既增加了前探梁支护的难度,又破坏了前探梁的刚性,给前探梁支护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降尘方式效果差以及不安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前探梁与喷雾降尘组合装置,在不破坏前探梁支护的安全性的前提下,达到喷雾封闭降尘的目的。
一种前探梁与喷雾降尘组合装置,它包括钢管式前探梁和喷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头插接在前探梁前端,喷雾头的高压软管通过前探梁的管腔从前探梁的后端伸出,伸出后串接上水阀门;上述的喷雾头的构造是,由长度为150mm、直径与前探梁管腔相匹配的细管和长度为100mm、直径108mm的粗管焊接在一起,粗管端部封闭,细管端部连接上快速接头,粗管壁上加工有多个狭缝。
使用时,将高压软管穿过前探梁,露出接头后连接到喷雾头的快速接头上,再将喷雾头插入前探梁里。将高压软管另一头接到防尘管路上,打开水阀门供水,即可喷出扇形水雾面,直径为工作面和耙装机降尘。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1、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2、在前探梁掩护下不易损坏、抗炮崩、无需维护。
3、扇形水雾面雾化面积大,具有良好的降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喷雾头的构造图。
图中:1-前探梁,2-喷雾头,3-高压软管,4-水阀门,5-细管,6-粗管,7-细管,8-快速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前探梁与喷雾降尘组合装置,包括钢管式前探梁1和喷雾头2,喷雾头2插接在前探梁1前端,喷雾头2的高压软管3通过前探梁的管腔从前探梁1的后端伸出,伸出后串接上水阀门4;上述喷雾头2的构造如图2所示,喷雾头2由长度为150mm、直径与前探梁管腔相匹配的细管7和长度为100mm、直径108mm的粗管6焊接在一起,粗管6端部封闭,细管7端部连接上快速接头8,粗管6壁上加工有若干狭缝5。
该装置使用时将高压软管3穿过前探梁1,露出接头后连接到喷雾头2的快速接头8上,再将喷雾头2插入前探梁1里。将高压软管3另一头接到防尘管路上,打开水阀门4供水,即可喷出扇形水雾面,直接为工作面和耙装机降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阳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阳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94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吸收汽车尾气的固体颗粒的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下向孔自钻式注浆锚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