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拐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8145.X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7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云;曹光岩;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丽云 |
主分类号: | A45B1/00 | 分类号: | A45B1/00;A45B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刘乃东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青岛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拐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作为病人及老年人活动时辅助支撑的多功能拐杖。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拐杖,机构和功能比较单一,结构不容易拆装,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故障,特别是有的使用者根据使用的舒适度,需要经常调整拐杖的高度,或者对拐杖与接触部位进行微调、以增加局部的舒适性,或者在需要时可作为手杖使用。现有技术的拐杖存在着调整及拆装不方便的缺陷,使病人以及有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的活动收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拐杖;结构简单,调整方便,舒适度好,能够帮助病人及老年人更好地进行活动,回复身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拐杖,包括上托架、支撑架、下底座,上托架与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两端设有外螺纹,所述上托架、及下底座设有内螺纹,上托架的中部设有弧形突起,两端设有向上凸出的竖挡板,两端竖挡板之间设有起增大摩擦、以及减震的缓冲层,支撑架的外表面设有红、绿、黄色反光涂层。
反光涂层颜色醒目,能够提醒周围人员注意,避免对拐杖使用者的干扰,或者便于发现、找到拐杖使用者,以提供必要的帮助。设有弧形突起、与接触部位相吻合,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增加支撑部位的舒适性、减轻不适感,缓冲层能够增加接触部位的接触面和接触力,即增加舒适性、又能够防止接触部位脱离上托架、避免摔倒等安全隐患。两端设有向上凸出的竖挡板,起到前后定位的作用,不致于接触位置的频繁前后移动、避免滑落脱离,保证上托架与接触部位的定位可靠,增强使用者的安全性,同时上托架能够悬挂装有使用者必备用具的包袋等,通过竖挡板的作用避免包袋脱落。
所述下底座设有至少两个防滑腿。特别是在路面较滑的路段,增加使用者的安全。
所述支撑架的下部、或者下底座的上部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上设有连接板,两根拐杖通过连接板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座位,能够供使用人员坐着休息用。
所述支撑架的上部、或上托架下部设有灯泡、蓄电池,灯泡与蓄电池通过电线、开关连接,开关设于上托架,便于手操作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安全性、舒适度好,能够帮助病人及老年人更好地进行活动,恢复体力和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结构图;
其中,1.上托架,2.支撑架,3.下底座,4.外螺纹,5.内螺纹,6.弧形突起,7.竖挡板,8.缓冲层,9.反光涂层,10.防滑腿,11.连接孔,12.灯泡,13.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多功能拐杖,包括上托架1,支撑架2,下底座3,上托架1与支撑架2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2两端设有外螺纹4,所述上托架1、及下底座3设有内螺纹5,上托架1的中部设有弧形突起6,两端设有向上凸出的竖挡板7,两端竖挡板7之间设有起增大摩擦、以及减震的缓冲层8,支撑架的外表面设有红、绿、黄色反光涂层9。反光涂层颜色醒目,能够提醒周围人员注意,避免对拐杖使用者的干扰,或者便于发现、找到拐杖使用者,以提供必要的帮助。设有弧形突起6、与接触部位相吻合,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增加支撑部位的舒适性、减轻不适感,缓冲层8能够增加接触部位的接触面和接触力,即增加舒适性、又能够防止接触部位脱离上托架、避免摔倒等安全隐患。两端设有向上凸出的竖挡板7,起到前后定位的作用,不致于接触位置的频繁前后移动、避免滑落脱离,保证上托架与接触部位的定位可靠,增强使用者的安全性,同时上托架能够悬挂装有使用者必备用具的包袋等,通过竖挡板7的作用避免包袋脱落。
下底座设有至少两个防滑腿10,特别是在路面较滑的路段,增加使用者的安全。
所述支撑架2的下部、或者下底座3的上部设有连接孔11,连接孔上设有连接板,两根拐杖通过连接板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座位,能够供使用人员坐着休息用。
所述支撑架2的上部、或上托架下部设有灯泡12、蓄电池,灯泡与蓄电池通过电线、开关13连接,开关设于上托架1,便于手操作的位置。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丽云,未经王丽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81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窑车推进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风换气机用导板膜式全热换热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