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7323.7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7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苏淑梅;蒋健轩;蒋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43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蒸茶机。
背景技术
在六堡茶的加工过程中,蒸茶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主要目的是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发酵,使部分多酚类化合物非酶性氧化,使茶叶色泽红褐,汤色橙红,滋味醇和。即茶坯先进行冷发酵,将毛茶增湿,含水量达12%,堆沤7~10天,以补初制发酵不足,当茶叶水分干到10%左右,即上蒸一定的时间,至叶全软为度,茶叶含水量达到15%~16%即可。传统的蒸茶机为一圆盘,圆盘分成三隔通底,圆盘底板开有小孔,以通进蒸汽。蒸茶时,将拼配均匀的茶坯倒入蒸汽机的一隔中,通入蒸汽进行汽蒸,使茶坯温度达到100℃,以蒸至圆盘面上开始出大汽,手捏茶叶成团,松手不易散开为适度。但这种蒸茶机人工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已经不适合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的蒸茶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蒸茶机,包括机体、蒸汽管、振动电动机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与支架连接,在机体与支架的连接处设有橡胶垫,在机体的顶部设有机盖,所述的振动电动机设于机体的底部,在机体的一端设有进料槽,另一端设有出料槽,所述的蒸汽管设于机体内。
以上所述的机体与出料槽的连接处设有前端盖。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蒸茶机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的蒸茶机,机体与支架连接,在机体与支架的连接处设有橡胶垫,在机体的顶部设有机盖,振动电动机设置在机体的底部,在机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料槽,另一端设置有出料槽,所述的蒸汽管设置于机体内,结构简单合理,工作过程在封闭的机体内进行,安全可靠。
2.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震动电动机在机体的底部,工作过程中启动震动电动机茶坯就可以自动移动到出料槽,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搬运,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蒸茶机的主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蒸茶机的俯结构示意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蒸茶机的右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机体1、机盖2、蒸汽管3、震动电动机4、橡胶垫5、进料槽6、支架7、出料槽8、前端盖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蒸茶机的结构。
参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体1、机盖2、蒸汽管3、震动电动机4、橡胶垫5、进料槽6、支架7、出料槽8和前端盖9,机体1与支架7连接,在机体1与支架7的连接处设有橡胶垫5,在机体1的顶部设有机盖2,所述的振动电动机4设于机体的底部,在机体1的一端设置有进料槽6,另一端设置有出料槽8,所述的蒸汽管3设于机体1内,在机体1与出料槽8的连接处设有前端盖9。
实施例1
参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蒸茶机,机体1与支架7连接,在机体1与支架7的连接处设有橡胶垫5,在机体1的顶部设有机盖2,振动电动机4设于机体的底部,在机体1的一端设置有进料槽6,另一端设置有出料槽8,蒸汽管3设于机体1内,在机体1与出料槽8的连接处设有前端盖9,使用时,启动震动电动机4和蒸汽管3,将茶坯从进料槽6放入,设定蒸茶时间为3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73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丝烟片振动分选机自动匀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鸭屠宰线用浸蜡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