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焰工艺品助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7289.3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8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史蒂芬·戴尔·波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琚谷仙 |
主分类号: | B44C5/06 | 分类号: | B44C5/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焰 工艺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艺品,特别是指一种火焰工艺品助焰结构。
背景技术
普通的火焰工艺品都是采用灯配合红色的布条,通过鼓风使位于灯周缘的红色布条形成向上飘动的动态,远远看去会形成火焰窜动的视觉效果。但此工艺品只适用于远处观赏,对于近处摆放的装饰效果却不佳。因此便出现了真正燃烧的火焰工艺品,真火燃烧的火焰大小与高度是决定工艺品装饰效果的优劣。目前真火火焰工艺品都是通过在底座底部形成斜向进气口,以令炉腔可以形成螺旋进气,对增大火焰、增高火焰以及火焰的状态都具有一定帮助,而气体在斜向进入炉腔中再从炉口带出时气流的流动方向却无法保证原有的进气状态,造成工艺品火焰的状态不甚理解。本案便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炉腔气流方向,以达增大火焰、增高火焰以及提高火焰美观性的火焰工艺品助焰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火焰工艺品助焰结构,其包括一底座、一置于底座炉腔中的火源容器、一罩置于炉腔上端的透光罩;火源容器盛放燃料;其中:在底座的炉腔中还设有一与炉腔相适配的气体导向套,而火源容器置于此导向套中,在导向套的外壁上沿轴向设有至少两条螺旋凸筋,螺旋凸筋与炉腔内壁之间形成自底座底部延伸至底座上端的螺旋气道。
所述底座炉腔的上端形成缩口,此缩口的内径与导向套的内径相对应。
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定位槽,以与导向套下端一侧的凸脚相配合。
所述底座上表面炉口的周缘设有一沉槽以供透光罩的下端配合。
所述导向套上的各螺旋凸筋的一端部凸伸于导向套的上端。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导向套的设置,当点燃置于火源容器中的可燃物燃烧时,空气便由底座的底部被吸炉腔中,沿导向套凸筋与炉腔之间形成的螺旋气道从炉腔上端螺旋流出,并与火源的明火接触,螺旋的气流会带动明火火焰旋转向上动作,以此实现增大、增高火焰以及提高火焰美观性的火焰工艺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火焰工艺品助焰结构,其包括一底座1、一置于底座炉腔11中的火源容器2、一罩置于炉腔11上端的透光罩3;其中火源容器2中为盛放燃料的杯体,或是连接其它可燃物的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在底座1的炉腔11中还设有一与炉腔11相适配的气体导向套4,所述的火源容器2是置于此导向套4中,而导向套4的外壁上沿轴向设有至少两条螺旋凸筋41,导向套4置于炉腔11中后,螺旋凸筋41与炉腔11内壁之间便形成自底座1底部而延伸至底座1上端的螺旋气道,螺施凸筋41设置的数量越多,则形成的螺旋气道亦越多,此实施例中是以四条凸筋41为例进说明,则形成的螺旋气道则为四条。
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炉腔11,其中在炉腔11的上端形成缩口12,此缩口12的内径与导向套4的内径相对应,另在底座1的下端设有定位槽13,以便与导向套4的下端一侧的凸脚42相配合,以防止其在炉腔11中转动;在底座1上表面炉口的周缘设有一沉槽14以供透光罩3的下端配合。
另外,该导向套4上的各螺旋凸筋41的一端部可凸伸于导向套4的上端,以便导向套4与底座1配合后,导向套4的上端与底座1缩口12之间形成径向的斜向进气口。
当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点燃置于火源容器2中的可燃物,燃烧时需要氧气,则空气便由底部1的底部被吸炉腔11中,沿导向套4凸筋41与炉腔11之间形成的螺旋气道从炉腔11上端螺旋流出,并与火源的明火接触,螺旋的气流会带动明火火焰旋转向上动作,以此实现增大、增高火焰以及提高火焰美观性的火焰工艺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但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琚谷仙,未经琚谷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72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橡胶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