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净化装置及用于该装置的空气净化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7058.2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9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岩木文次郎;黄剑敏;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岩木文次郎;黄剑敏;郭军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装置 用于 空气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医院、食品及医药制造车间、家庭等使用的空气净化装置,以及用于该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净化芯。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装置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目前以清除室内空气污染的家用和商用空气净化器为主。空气净装置主要构成有:机箱外壳、风道设计、抗菌粘剂涂布板、电机、电源等。现有的抗菌粘剂涂布板的表面积过小,因而其表面抗菌粘剂涂布量亦过少,致使单体密封件的空气净化能力难以提高。对于这个缺陷,如图1所示,可将多个抗菌粘剂涂布版按圆筒形密封件轴心方向排列,并于轴心方向形成一定倾角。然而,抗菌粘剂涂布板因该方式的排列而增加的面积及其有限,因而空气净化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大幅提高。而若在所述密封件内填充多孔质料以捕获空气中异物,或填充形状复杂因而表面积更大的一次成型粘剂载体,则制造成本将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净化能力更强的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用于所述净化装置的空气净化芯。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所述目的:一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部可通空气的容器和置于该容器内的空气净化芯,各空气净化芯包括复数块板材和分别涂布于该板材以捕获流经容器内空气中异物的粘剂,各板材的排列方向各异且相互交叉为空气净化密封结构。应用所述结构,流经所述容器内空气中的异物,将被构成空气净化结构的任一板材表面的粘剂捕获,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而且该空气净化芯由方向各异且相互交叉的板材组成,较单一板材可获得大的多的表面积,因而,尽管结构紧凑,却具有较强空气处理能力;另外,与活性炭或沸石等特殊多孔体和复杂成型载体相比,所述空气净化芯可由复数板材组合而成,故即可取得所述效果,而又不至于大幅增加成本。比如,所述各板材甚至可采用纸张。
作为所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容器内的空气净化芯包括第1空气净化芯和包络体积较第1空气净化芯更大的第2空气净化芯,而且,置于所述容器内的第1空气净化芯的个数多于所述第2空气净化芯,此处所谓包络体积,指利用最小面积包络所述空气净化芯轮廓的假设闭曲面所占体积。所述第1及第2空气净化芯搭配的目的在于,通过增加第1空气净化芯的个数,可获得较大空气净化芯总表面积,又因置设包络面积较大的第2空气净化芯,可确保容器存在较大间隙,从而保证该容器内空气流通良好。
所述构成空气净化芯的板材相互交叉部分开凿有可流通空气的通气孔,可有效确保空气在容器内较好流通。
所述容器设有使空气在其内流动的风扇,容器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风扇嵌装于其中一端的开口部内,该方式可使风扇在所述容器内形成空气有效流通。
所述空气净化芯包括第1板材和与该第1板材成直角连为一体的第2板材;该第1和第2板材,可将飞向所述第1板材表面的异物和飞向与该第1板材成直角连接的第2板材表面的异物悉数有效捕获,从而有效提高由二板材形成的空气净化芯的处理能力。
所述空气净化芯还可装设与所述第1与第2板材都成直角连为一体的第3板材;如此,则可进一步提高其空气净化能力。
所述复数板材皆为圆形,且板材分别相互交叉,其直径部分则相互重叠,从而形成一个整体;采用该形状,可确保二板材交叉线(沿二板材直径形成的线)两侧的物理性能均衡,故捕获异物效率较高;而且各板材为圆形,也便于各空气净化芯的操作,尤其便于向容器内装填该空气净化芯。
在所述含有成直角连接的第1至第3板材的空气净化芯中,这些板材分别呈圆形,且第1和第2板材的直径部相互重叠交叉,而第3板材则与第1和第2板材呈直角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容器内设置多个空气净化芯,空气净化芯由复数块板材和分别涂布于该板材以捕获流经容器内空气中异物的粘剂构成,各板材的排列方向各异且相互交叉为空气净化密封结构,较的单一板材可获得大的多得表面积,因而,尽管结构紧凑,却具有较强空气处理能力,低成本却能实现净化能力更强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案的空气净化装置正面剖视图;
图2为图1的Ⅱ—Ⅱ向视图;
图3为空气净化装置第1空气净化芯的立体图;
图4为空气净化装置第2空气净化芯的立体图;
图5为构成第1空气净化芯的第1至第3板材形状分解平面图;
图6为图5所示板材中第1和第2板材组合后状态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岩木文次郎;黄剑敏;郭军,未经岩木文次郎;黄剑敏;郭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70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