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炉出铁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6996.0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9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程千华;张志刚;王敦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4 | 分类号: | C21B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谭昌驰;刘奕晴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出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高炉渣铁的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高炉在出铁过程中,高温铁水和炉渣从高炉铁口流出,进入出铁沟。目前,工业上应用的高炉出铁沟一般采用棕刚玉、矾土、镁-铝-碳等材质等耐火材料制成,其均存在不同程度地粘铁、粘渣和易损坏的缺点,使用寿命短,维修频率高,影响高炉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例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出铁沟使用寿命、减少铁损并便于安装的高炉出铁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炉出铁沟。所述出铁沟包括沟体和形成在所述沟体上的沟槽,所述沟体的两个侧面的上端分别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凸缘,所述沟体由镁铬质耐火材料预制而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高炉出铁沟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沟体的两个侧面的锥度可为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高炉出铁沟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沟槽的沟壁可以为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可以提高高炉出铁沟的使用寿命且降低了铁损,安装方便、稳定,减少了炉前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及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高炉出铁沟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高炉出铁沟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沟体(工作层)2、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高炉出铁沟。
图1是现有技术中高炉出铁沟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出铁沟的工作层1的一般采用棕刚玉、矾土、镁-铝-碳等材质等耐火材料制成,且工作层的两侧面具有一定锥度,即在横截面上采用上部大、下部小的结构。在砌筑用于安放出铁沟的基础时,易出现施工困难、砌筑基础不稳定等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粘渣铁现象,并且使用寿命短。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高炉出铁沟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高炉出铁沟包括与渣铁直接接触的工作层1(也可以称作为沟体,该沟体上形成有供渣铁通过的通道或沟槽),所述工作层1的两个侧面的上端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2,工作层1由镁铬质耐火材料预制而成。本实用新型的高炉出铁沟可以整体制作,在使用现场直接用行车吊放安装即可投入使用。工作层1的两个侧面的上端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2,有利于出铁沟的安放和稳定。并且采用镁铬质耐火材料作工作层,由于镁铬质耐火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抗侵蚀性等优点,提高了工作层的抗渣铁侵蚀能力,延长了出铁沟的使用寿命,并减少了粘渣铁现象,提高了通铁量,减少了炉前劳动强度。
进一步地,工作层1的两个侧面的锥度为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带锥度设计,使得安放出铁沟的基础砌筑方便并且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高炉出铁沟的工作层内壁面形状(即,沟槽的沟壁)可以不限,只要形成供渣铁流过的通道即可,例如,沟槽的沟壁可以为平面、弧面或平面与弧面的结合,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工作层的内壁面为弧面,形成半圆体形的沟槽,有利于渣铁的流畅通过。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高炉出铁沟其具体尺寸和结构可以根据高炉大小和生产需要进行具体设计。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提高高炉出铁沟的使用寿命且降低了出铁过程中的铁损,安装方便、稳定,减少了炉前工作强度。
尽管上面已经通过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69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炉水冷炉口
- 下一篇:可重复使用的炉壳安装简易防护操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