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6703.9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1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汤赟;周荣冠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3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青岛路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媒体视听设备领域的便携式电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而便携式多媒体视听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体验终端设备,人们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其音效的性能要求,不再满足于高中频的音效,也追求低频音效。为了拓宽频带,能够产生低频发声。相关技术的便携式电声装置也随之而产生。
相关技术的便携式电声装置包括盆架,固定在所述盆架上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然而,相关技术的便携式电声装置需要单独设置盆架做支撑,使得相关技术的便携式电声装置体积大,特别是厚度大,使得相关技术的式电声装置无法达到薄化,限制了相关技术产品的超薄化设计。
因此,实有必要提出一种新便携式电声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更小,厚度更薄的便携式电声装置。
根据上述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振动发声装置,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电声装置,其包括壳体和固定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振动单体,所述振动单体包括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用于驱动外部介质产生共振而发出低频音的振动板和驱动所述振动板振动的音圈。其中,所述壳体设有下盖板,所述下盖板上设有贯穿其上的收容孔,所述振动板置于所述收容孔内并弹性支撑在所述下盖板上。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固定件,所述磁路系统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并与所述振动系统设置呈相对固定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PCB板,所述磁路系统固定设置在所述PCB板上。
优选的,所述便携式电声装置还设有弹簧片,所述振动板通过所述弹簧片支撑在所述下盖板上。
优选的,所述下盖板上设有向所述PCB板方向突出的定位柱,所述PCB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通过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的卡设将所述PCB板与所述下盖板形成固定结构。
优选的,所述振动板的远离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还设有贴设其上的软硅胶或泡棉制成的耦合部。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声装置结构简单,体积更小,厚度更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声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电声装置以超级本(PAD)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电声装置10(下称“超级本”10),其包括壳体1和固定收容于壳体1内的振动单体2。振动单体2包括振动系统21和驱动振动系统21振动的磁路系统22,振动系统21包括用于驱动外部介质产生共振而发出低频音的振动板211和驱动振动板211振动的音圈212。其中,壳体1设有下盖板11和盖设在下盖板11上的上盖12,下盖板11上设有贯穿其上的收容孔(未标号),振动板211置于收容孔内并弹性支撑在下盖板11上,这种结构相当于振动板211被集成在壳体1的下盖板11上。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振动板211的弹性支撑通过弹簧片213连接实现。磁路系统22包括磁碗223,收容在磁碗223内的主磁钢221和环绕主磁钢221设置的副磁钢222,主磁钢221与副磁钢222间形成有磁间隙(未标号),整个磁路系统22固定在壳体内的固定件4上并与振动系统21设置呈相对固定结构,从而使得音圈212能悬置在磁间隙内并被磁路系统22驱动而正常工作。当超级本10放在桌面3上工作时,振动板211与桌面3贴设形成耦合,音圈212通电驱动振动板211振动,振动板211使桌面3产生共振,从而发出低频声音,而此时桌面3相当于外部的共振介质。而振动板211则相当于集成在下盖板11上,从而减小了超级本10的壳体1的厚度。当然,共振介质并非限于桌面。
更优的,振动板211的远离磁路系统22的一侧还设有贴设其上的软硅胶或泡棉制成的耦合部214。耦合部214因是软硅胶或泡棉材料制成,其具有较大的弹性,使得超级本10的谐振频率降低,进而使得超级本10的低频音效更好。另外,振动板211通过耦合部214与桌面3耦合相连,耦合部214其具有很强的吸附力,这种结构相对于将振动板211直接贴设耦合在桌上3而言耦合效果更好。也即振动板211通过软硅胶或泡棉材料制成的耦合部214将振动力转递给桌面3的传递效率更高,减小了能量(振动力)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从而使得超级本10的低频声学性能更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67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智能传输基站
- 下一篇:内孔磁粉探伤微型摄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