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框笼保护式沉降观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6527.9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7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俞峥巍;孙卫平;徐波;陈翔;莫建波;吴晓南;张才俊;谭必五;韩崇蛟;尹航;刘强;尧光铸;瞿路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沈原 |
地址: | 20013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保护 沉降 观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降观测装置,特别是一种水工项目中的水下框笼保护式沉降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为加速沿海经济发展,水工工程项目建设遍布沿海沿江一带,航道整治、码头建设等成为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降低航道淤积速度,在航道两侧构筑抛石导堤等整治建筑物,是确保航道的畅通的一种常用手段。随着深水航道建设的加快,航道导堤走向深水区,施工难度越来越大,抛石导堤在建或完建后,导堤的稳定性是关注的重点,因此,在水下导堤建设过程中安装牢固、稳定的沉降位移观测装置,保证导堤在建或完建后能持续有效地实施沉降位移监测成为工程施工过程中一项重要任务。
在现有技术中,常规水下沉降位移观测装置一种是采用直径10~20cm、高度3~5m的钢管作为沉降观测杆,在钢管底部焊接边长为1~3m的正方形钢板;另一种同样是采用前述钢管作为沉降观测杆,但下部采用1×1m左右的混凝土底座,安装在找平的水下抛石堤底部或者堤身,后在其周围采用抛石进行保护。这种常规水下沉降位移观测装置在完成安装后,稳固性较差,特别是周围采用抛石进行保护过程中极易造成沉降观测杆倾斜;在后期监测期间,测量船舶靠近过程中也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撞击使测量数据的产生较大的偏差,甚至会使沉降观测杆遭受损坏,该沉降观测杆一旦破坏就失去观测意义,修复难度极大,经济效果极差。此类水下沉降位移观测装置将无法提供长期、有效、精确的观测数据。
另外,随着水下导堤延伸至深水区,水深将达到10~20m,甚至更深,受水流、风浪等客观条件影响,常规的这种沉降观测装置的安装难度较大,安装位置及安装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因此,需对沉降位移观测装置进行改进,提高沉降位移观测装置的安装质量及保存年限,为工程建设或整治建筑物设试验性计提供持续、精确、长期的实测数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水下框笼保护式沉降观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解决了其技术问题:一种水下框笼保护式沉降观测装置,包括一沉降观测杆,该沉降观测杆上端置有观测点,其下端与一基座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降观测杆与基座的外围还置有一框笼,该框笼下底面置有向四周外延伸底部延伸杆,每个侧面固定置有倾斜的框笼支撑杆,框笼内填装有袋装碎石,框笼外堆装有块石。
本实用新型利用外侧框笼进行安装位置定位,观测杆安置在框笼内,框笼内抛投袋装碎石对沉降观测杆进行固定保护,最后通过抛石船在框笼外侧进行块石抛投保护,对整个沉降位移观测杆、基座及框笼进行稳固,有效保证了沉降位移观测装置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在后期实施监测过程中受外侧框笼结构的保护,沉降观测杆不会受到来自外来的撞击,可确保观测数据的精确性,使用年限将延长,可为工程建设或整治建筑物试验性设计提供持续、长期的实测数据,同时沉降观测杆顶部布设两个辅助观测点,确保了主观测点不能正常观测时候,可进行辅助观测点测量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框笼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框笼的另一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框笼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沉降观测杆与基座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沉降观测杆与基座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序号分别表示为: 1—沉降观测杆;2—基座;3—基座吊环;4—主测点接头;5—辅助测点接头;6—水平笼条;7—观测杆支撑杆;8—底部延伸杆;9—框笼架;10—框笼支撑杆;11—框笼吊环;12—斜拉杆;13—袋装碎石;14—块石,15—底部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一采用直径20cm防锈钢管制成的沉降观测杆1,其上端置有观测点,该观测点分别设为主观测点和辅助测点,在观测点上焊接强制对中螺丝接头,由此分别形成主测点接头4和辅助测点接头5,以便于沉降观测时仪器的安装。
沉降观测杆1的下端与一基座2固定连接,该基座2为上下两层直四棱柱体构成,上层体积小于下层体积,下层采用1.5m×1.5m混凝土浇筑的正四棱柱体,在下层的四条侧棱上都分别固定置有基座吊环3,用于沉降观测杆1的安装起吊。
所述的沉降观测杆1下端还置有四根观测杆支撑杆7,该支撑杆7一端与沉降观测杆1下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基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沉降观测杆1与基座2的外围还置有一框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65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