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极音频插头、插座及其组合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86515.6 | 申请日: | 2013-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5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素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4 | 分类号: | H01R13/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极 音频 插头 插座 及其 组合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音频连接器,特别系指一种具有防呆功能之多极音频插头、插座及其组合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电子产业的进步,便携式电子装置愈来愈普及。一些便携式的电子装置,如手机、MP3随身碟、MP4随身碟、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这些电子装置皆会装配音频插座连接器,而让用户可透过音频插头连接器与其插接,进而藉由耳机收听音频讯号。
习知音频插座连接器系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组,该绝缘本体内开设有一供音频插头连接器插入之收容腔,而达到音频传输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多极音频插头、插座及其组合构造,多极音频插座可限制极数较少之音频插头的插入深度,仅可与匹配的多极音频插头相插设。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多极音频插头,其系具有一绝缘本体及彼此绝缘的复数个电极,该绝缘本体系具有一底端及一前端,该等电极系间隔设置于该底端及该前端间,其中,该绝缘本体于底端系设有至少一插头限制部。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多极音频插座,其系具有一绝缘壳体及复数个导电端子,该绝缘壳体系具有一插孔,该插孔系具有一开口,且该等导电端子系设于该插孔周侧,并部分延伸至该插孔内,其中,该绝缘壳体于开口处系设有至少一插座限制部。
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多极音频插头及多极音频插座的组合构造,该多极音频插头系具有一绝缘本体及彼此绝缘的复数个电极,该绝缘本体系具有一底端及一前端,该等电极系间隔设置于该底端及该前端间,而该多极音频插座则系具有一绝缘壳体及复数个导电端子,该绝缘壳体系具有一插孔,该插孔系具有一开口,且该等导电端子系设于该插孔周侧,并部分延伸至该插孔内,其中该绝缘本体于底端系设有至少一插头限制部,且该绝缘壳体于开口处系设有至少一插座限制部,当该多极音频插头以前端插入至该多极音频插座之插孔内时,该插头限制部及该插座限制部系相匹配接合,致使该多极音频插头与该多极音频插座可组接至定位,并正确作动。
本实用新型透过插座限制部,可限制较少极数之音频插头的插入深度,而使多极音频插座无法作动。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优点及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进行详细说明,以更深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极音频插头第一实施例之组合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极音频插座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极音频插头及多极音频插座第一实施例之应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极音频插头及多极音频插座第一实施例之组合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极音频插头及多极音频插座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多极音频插头及多极音频插座第二实施例之组合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0 多极音频插头
10 绝缘本体 11 插接部
12 凸缘部 13 底端
14 前端 15 插头凸环
16 插头限制部
200 多极音频插座
20 电极 21 绝缘体
300 音频插头
30 绝缘壳体 31 插孔
32 开口 33 插座限制部
34 插座凸环
40 导电端子 41 开关端子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多极音频插头第一实施例之组合立体图;本实用新型多极音频插头100系包含有:
一绝缘本体10,其系具有一插接部11及与该插接部11相接之一凸缘部12,该绝缘本体10于插接部11及凸缘部12相接处系界定为底端13,该插接部11对应凸缘部12另端则界定为前端14,其中,该绝缘本体10于底端13系设有较前端14直径大的一插头凸环15及至少一插头限制部16,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插头限制部16系设于该插头凸环15上,且该插头限制部16为形成于该插头凸环15上的平面。
复数个电极20,系间隔设置于该插接部11上,且其间系分别设有一绝缘体21,而使彼此绝缘,并位于该底端13及该前端14间,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最靠近底端13的电极20系设于该插头凸环15上。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多极音频插座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图;本实用新型多极音频插座200系包含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6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砂自卸舶液压两节向上折叠输送臂
- 下一篇: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