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奥氏及铁素体双相不锈钢不粘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6271.1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2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范徐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乾天厨房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2156 上海市崇明县新河***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素体双相 不锈钢 不粘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奥氏及铁素体双相不锈钢不粘锅。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不粘锅是在金属锅的内表面涂一层氟的有机物,利用氟的有机物的不润湿性能使其具有不粘的功能。但是,氟的有机物在高温(大于250℃)会产生分解,使氟的有机物涂层逐步损坏,锅内表面氟的有机物损坏后就会使不粘锅丧失不粘功能,而且由于氟的有机物与金属锅表面的作用使裸露的金属锅表面不光洁而更易与食物粘结。另外,氟的有机物涂层分解后的产物有毒性,污染食物,对人体有害。
因此,一种结构简单的电磁炉用不粘锅的出现很有必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奥氏及铁素体双相不锈钢不粘锅。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奥氏及铁素体双相不锈钢不粘锅,包括不粘锅本体,在所述不粘锅本体的上设置把手,其中,在所述不粘锅本体的内壁上均匀布设有众多向内凹进的凹陷;
所述不粘锅本体的底部为平面结构,且至内向外依次设有304不锈钢层、铝层和奥氏体及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凹陷之间的间距为1mm-3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凹陷的直径为1.5mm-2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不粘锅本体上还设置有一副手,所述副手与所述把手在同一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通过冲压成型的凹陷,不易粘锅,使用寿命长,适用于电磁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奥氏及铁素体双相不锈钢不粘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2所示,奥氏及铁素体双相不锈钢不粘锅,包括不粘锅本体1,在不粘锅本体1的上设置把手2,其中,在不粘锅本体1的内壁上均匀密布有众多向内凹进的凹陷3,凹陷3之间的间距为1mm-3mm,凹陷3的直径为1.5mm-2mm。
不粘锅本体1的底部为平面结构,且具有三层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304不锈钢层11、铝层12和奥氏体及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层13,其厚度优选为2.8mm。
为了更方便的使用本装置,在所述不粘锅本体1上还设置有一副手4,所述副手4与所述把手2在同一轴线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乾天厨房用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乾天厨房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62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容装食物的密封容器和隔水炖锅
- 下一篇:一种新型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