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式吸油船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85917.4 | 申请日: | 2013-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7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冲;张舒展;孙洪满;严利烽;杜新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段秀瑛;王月玲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油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面油污回收的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水面油污回收用的离心式吸油船。
背景技术
目前,油轮、油管、油井甚至钻井平台经常会发生漏油事故,就会产生大量的漏油,漂浮于水面,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针对这种事故,人们缺乏高效的手段,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当漏油事故发生在环境恶劣的外海、油层较厚及漏油面积较大时,普通的吸油船在海上作业时的抗风浪能力以及吸油效果很不理想。针对此中国专利号200620158176.0公开了一种船侧挂收油机,设计了吸油用的毛刷传送带装置,能够很好提高恶劣条件下的吸油效率,但是只起到了分离油品和海水以及传输油品的作用,分离油品还需要专门的挡油板等装置,结构较复杂,更换和维修过程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心式吸油船,可实现油品高效快速回收,提高了溢油回收率和简化装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式吸油船,主要由船体、电机、主动轮、传送皮带、集油箱、输油泵、储油箱、从动轮和管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轮通过传送皮带连接至从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所述的从动轮上方罩有集油箱,所述的集油箱通过管道连接至储油箱,管道中间设置有输油泵。
优选的是,所述的主动轮的半径大于从动轮的半径,半径比例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优选的是,所述的主动轮的速度与从动轮的运转速度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的传送皮带由亲油不亲水的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
(1)在从动轮上方罩有集油箱,当电机启动后,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利用离心力将油品甩至集油箱中,实现油品的回收,无须另外设计挡油板等分离装置,简化了吸油船的结构;
(2)主动轮的半径大于从动轮的半径,工作时,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速度相同,致使从动轮将油品甩出,减少能耗,有效地提高了吸油效率;
(3)离心式吸油船内部结构连接牢固,能够很好的适应海外作业时恶劣的环境,同时提高吸油效率,外形结构简单,节约成本,更换维修过程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船体,2—电机,3—主动轮,4—传送皮带,5—集油箱,6—输油泵,7—储油箱,8—从动轮,9—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离心式吸油船,主要由船体1、电机2、主动轮3、传送皮带4、集油箱5、输油泵6、储油箱7、从动轮8和管道9组成。其中,主动轮3通过传送皮带4连接至从动轮8,带动从动轮8转动,从动轮8上方罩有集油箱5,集油箱5通过管道9连接至储油箱7,管道9中间设置有输油泵6。
当电机2启动后,主动轮3带动从动轮8转动,主动轮3的半径大于从动轮8的半径,且主动轮3与从动轮8的运转速度相同,从动轮8利用离心力作用将传送皮带4上的油品甩至集油箱5中,因传送皮带为亲油不亲水的材料制成,使甩出的油品中含水量较少,极大地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集油箱5中的油品再经输油泵6输送至储油箱7中。整个工作过程,简单易行,有效地提高了油品回收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59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温控电风扇
- 下一篇:一种舰船旗杆轻便收放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