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余热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5701.8 | 申请日: | 2013-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1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仙;周围;唐瑶;王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650033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余热进行发电的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各类家居办公电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一段时间内,均会散发出热量,如电冰箱制冷过程中箱体后侧散热器散热、电暖炉使用时发出热量、油汀使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热量散发的过程,等等。这些电器设备散发出的热量通常不进行二次利用而直接排放在空气中,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利用各类电器散发出的余热进行发电的余热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半导体温差发电片、散热器、稳压保护模块及蓄电池组成,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片两侧面分别为冷端面和热端面,所述散热器敷设于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的冷端面上;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的正负极分别与所述稳压保护模块相连;所述所述稳压保护模块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由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金属导体和绝缘陶瓷组成,所述P型半导体与所述N型半导体相间排列,上下两侧由所述金属导体所包覆,所述绝缘陶瓷贴附于所述金属导体上。
其中,所述稳压保护模块包括三端集成稳压器7805和二极管IN4007,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7805与所述二极管IN4007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半导体温差发电片将各类电器散发出的余热转换成为电能,对蓄电池充电后为小型移动设备如手机、数码相机等提供用电。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且能够有效利用各类余热,具有清洁、无有害物质排放以及节约能源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余热发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余热发电装置中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余热发电装置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中:1-半导体温差发电片、2-散热器、3-稳压保护模块、4-蓄电池、11-P型半导体、12-N型半导体,13-金属导体,14-绝缘陶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应当注意,具体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所作得任何变更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余热发电装置,由半导体温差发电片1、散热器2、稳压保护模块3及蓄电池4组成。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由P型半导体11、N型半导体12、金属导体13和绝缘陶瓷14组成,且设置有正负极,所述P型半导体11与所述N型半导体12相间排列,上下两侧由所述金属导体13所包覆,所述绝缘陶瓷14贴附于所述金属导体13上。半导体温差发电片1两侧面分别为冷端面和热端面,热端面置于各类电器设备的余热端,当半导体温差发电片1的热端面和冷端面之间产生一定的温差时,其正极端和负极端之间就会产生输出电压。所述散热器2敷设于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片1的冷端面上;因半导体温差发电片1两端温差不稳定,输出的电压也会不稳定,因此设置稳压保护模块3,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片1的正负极分别与所述稳压保护模块3相连;所述所述稳压保护模块3与所述蓄电池4电性连接,所述稳压保护模块包括三端集成稳压器7805和二极管IN4007,所述三端集成稳压器7805与所述二极管IN4007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的热端面与生活中可产生余热的媒介或设备,如热水、锅炉、锅灶等相接触,利用余热对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的热端进行加热;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的冷端接散热片,通过散热片进行散热降温。这样,在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的热端与冷端之间会产生温差,其输出端就会产生输出电压7V左右的电压,经过经过三端集成稳压器7805稳压后,经过保护二极管VD对蓄电池GB进行充电通过蓄电池就可为各类小型用电设备,如LED台灯、小型风扇等供电,也可为电子产品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57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