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节能效果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5003.8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4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吴闻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威廉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1000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节能 效果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节能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节能效果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我们国家建筑节能工作开展历时尚不长,对于节能机理,材料应用等基础的研究十分薄弱,长期以来,建筑节能只停留在材料评估、图纸设计的节能计算和建筑设计图审,缺失真正有效的建筑节能材料直接应用效果检测手段。尤其对于节能措施实际效果的检测,几乎空白。目前还没有一种专用于检测建筑节能效果的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节能效果检测系统。
根据热力学定律,热阻值R是节能结构层外表面温度减内表面温度除以内层热通量的值,通过红外热敏成像仪可以方便地分别获得内外表层温度,也便可以获得内外层面温差;内表面温度减内层空间温度即可以认为内层热通量,所以通过红外热敏成像仪就可以准确测试任何结构层的热阻。本实验测试方法,模拟节能材料应用实际,通过新型节能材料与已知材料等效热工效果的对比结构盒引,用红外热敏成像仪精确测量材料表面热敏温度,达到提取热力学定律相关参数计算材料系统的等效热阻,以评定新型材料热工性能、验证节能设计的实际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节能效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石膏板盒,所述石膏板盒内部设置有热源灯,所述热源灯与设置在石膏板盒外的恒温器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和与温度检测装置连接的数据分析处理装置。
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效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是设置在石膏板盒内部的底部中间的热敏温度计,热敏温度计不与石膏板盒内壁接触。
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效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是红外热敏成像仪。
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效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板盒是立方体形状的,所述热源灯设置在石膏板盒内部的右上角处,热源灯不与石膏板盒内壁接触。
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效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板盒的边长是30—100cm,厚度是1—2cm。
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效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板盒有3个。
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效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石膏板盒外侧包裹有建筑用材料。
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效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板盒是密封的,石膏板盒上引出热源灯的电源线处通过硅胶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热源灯要求模拟日照光谱,波长尽量达到0.2—5微米,热敏温度计的精确度达到1%度以上,石膏板盒、热源灯和热敏温度计构成热盒子测试基本构件,3个盒子的这些基本构件力求一致,避免明显误差,以保证测试对比在同一基础条件中进行。
本装置在检测对比时,可以选择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季节进行,环境背景温度差异较大,更有利于反映材料不同季节应用的真实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节能效果检测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方便地获得建筑结构材料内外表面的温度差,可准确测定各种建筑结构材料的热阻,从而可以检测建筑材料的节能效果,填补了建筑节能领域的空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节能效果检测系统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节能效果检测系统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石膏板盒;2—热源灯;3—恒温器;4—红外热敏成像仪;5—数据分析处理装置;6—热敏温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节能效果检测系统,包括3个立方体形状的石膏板盒,石膏板盒的边长是50cm,厚度是1.5cm,石膏板盒内部设置有热源灯,热源灯与设置在石膏板盒外的恒温器连接,系统还包括红外热敏成像仪以及与红外热敏成像仪连接的数据分析处理装置。红外热敏成像仪也可以用设置在石膏板盒内部的热敏温度计代替。石膏板盒是密封的,石膏板盒上引出热源灯的电源线处通过硅胶密封。石膏板盒外侧包裹有建筑用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威廉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威廉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50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