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能储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84868.2 | 申请日: | 2013-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1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 发明(设计)人: | M·齐默尔曼;D·安曼;B·佩纳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50 | 分类号: | H01M10/50;B60L11/18;B60K6/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邵静玥;杨勇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能 储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尤其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多个平板电池的电能储存器。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备有此类电能储存器的机动车辆,尤其是混合动力车辆。
背景技术
由DE102009035465A1已知一种属类的电能储存器,其具有多个独立电池以及安排在这些独立电池的电极侧的电池连接,通过电池连接这些独立电池是串联或并联地彼此接通的。在此,在一个电池连接板(电池连接器形状配合、材料配合和/或力配合地安排于其上)中,集成有一种可使导热介质流过的冷却通道结构,其中电池连接器额外地与电池连接板导热地相连接、并且与其热耦合。由此应当实现电池单元的有效冷却。
从US6,010,800A已知另一种电能储存器,其中独立的电池单元堆状地彼此相邻安排,并且通过它们的电极与一个冷却导管相连接。冷却导管进而与热交换面处于接触,由此同样地应当实现电池单元的有效冷却。
从US2004/0201366A1还已知一种电能储存器,其中将独立的电池单元组合成一个总体的电池模块。在此,在这些独立的电池单元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结构,该结构能够进行独立的电池单元的冷却并且由此应提升其性能。
其他的电能储存器,尤其是可以冷却以提高其性能的电能储存器,例如由US2007/0126396A1以及由US2011/0212355A1是已知的。
现代的大功率电池、尤其是混合动力或电动车辆中的牵引电池,由于其较高的功率,必须被更好地冷却,以便尤其能够保持性能并且延长使用寿命。在此,已知的电能储存器通常是由多个独立的电池单元组成的,这些电池单元堆状地彼此相邻或彼此上下安排。这些独立的电池单元在此以相同的方式彼此相邻安排并且由此在温度行为方面的表现也是相同的。然而,这些独立的电池单元彼此相邻的相同的安排产生了所谓的“热点(hotspots)”的集中,以及不利的相反的影响,并且由此加热了在这些独立的电池单元之间的热点。“热点”通常理解为具有升高的、临界的温度的一个点。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为所属领域中的电能储存器提出一种改进方案或者至少是替代实施方式,这种电能储存器的突出之处尤其在于其改进的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这个问题是通过下述1和10限定的主题而实现的。有利的实施方案是下述2-9限定的主题。
1.电能储存器,尤其用于机动车辆,该电能储存器具有多个相同取向的电池单元,这些电池单元相应地具有两个平行的侧面,其中这些电池单元中的每一个具有一个电池端子,该电池端子相应地具有一个正极和一个负极,其中,
这些电池单元形成为袋式电池,在这些袋式电池之间安排有一个可冷却的导热体,
该导热体在边缘侧具有一个引导冷却介质的且电绝缘的冷却通道,
该冷却通道一方面通过该导热体热传递地与这些电池单元相连,并且另一方面热传递地与这些电池端子相连,其中该冷却通道靠置在该电池端子处。
2.根据前述1所述的电能储存器,其中,这些电池单元被铝箔包围。
3.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电能储存器,其中,这些电池端子相应地具有一个金属丝接片或金属丝凸起作为正极和负极。
4.根据前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能储存器,其中,多个电池单元彼此相邻地安排在一个导热体上并且一起形成一个电池模块。
5.根据前述4所述的电能储存器,其中,在电能储存器中设置至少两个电力的电池模块,其中在两个电池模块之间分别安排有一个额外的导热体。
6.根据前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能储存器,其中,该导热体自身是被冷却介质流过的。
7.根据前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能储存器,其中,该导热体形成为冷却介质不流过的导热金属片,该导热金属片仅仅与该冷却通道热传递地连接。
8.根据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电能储存器,其中,该冷却通道具有一个矩形的外横截面和/或一个圆形的内横截面。
9.根据前述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能储存器,其中,该电能储存器形成为混合动力或电动车辆中的牵引电池。
10.机动车辆,尤其是混合动力或电动车辆,具有根据前述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能储存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未经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48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扇叶
- 下一篇:一种高效电动花椒采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