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少电动自行车高速电机噪声的悬浮内齿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4759.0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8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朝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飞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11/18 | 分类号: | B62M11/18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栗仲平 |
地址: | 223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电动自行车 高速 电机 噪声 悬浮 齿轮 结构 | ||
1. 一种减少电动自行车高速电机噪声的悬浮内齿轮结构,该结构是由太阳轮、行星架和内齿轮互相啮合组成行星齿轮二级减速机构,其中的太阳轮轴与电动自行车高速电机的主轴耦合;其中的内齿轮与电动自行车高速电机带幅条法兰的外壳耦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齿轮与电动自行车高速电机外壳的耦合采用弹性耦合,该弹性耦合结构如下:在电动自行车高速电机外壳一端的耦合盘上各设有若干个传递扭矩的突台,在每个传递扭矩的突台上,各安装有一个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由配合孔以及弹性体翼边构成;所述弹性体的配合孔套装在所述传递扭矩的突台上;所述行星齿轮二级减速机构的内齿轮上,对应地设有若干个传递扭矩的安装孔,每个传递扭矩的安装孔分别与一个弹性体配合安装,与电动自行车高速电机外壳上的带幅条法兰固定联接;以上装置构成悬浮内齿轮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电动自行车高速电机噪声的悬浮内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动自行车高速电机外壳上每间隔120度设有一个缺口,用以安装所述行星齿轮二级减速机构的行星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少电动自行车高速电机噪声的悬浮内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电动自行车高速电机外壳上所述的三个缺口采用弧形的缺口。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电动自行车高速电机噪声的悬浮内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齿轮二级减速机构的行星齿轮,采用同轴同向位的双齿轮结构:在同一轮上有大小不同、材料不同、向位相同的的二个齿轮,对应咬合不同的其他变速齿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电动自行车高速电机噪声的悬浮内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行星齿轮二级减速机构的太阳轮、行星齿轮和内齿轮,均采用套装复层结构:每个齿轮本体由钢材制造,每个齿轮的外面套装有一个减噪层,该减噪层的硬度小于齿轮本体钢材的硬度。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少电动自行车高速电机噪声的悬浮内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上还设有吸收横向变形量的小孔。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电动自行车高速电机噪声的悬浮内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体上,在配合孔的一侧设有横向变形部分;所述的吸收横向变形量的小孔,设置在该横向变形部分上。
8. 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减少电动自行车高速电机噪声的悬浮内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上,附有保障齿圈与壳体平稳地运转的O型阻尼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飞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飞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47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