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自主无人航行器用漏水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4489.3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3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林飞宇;詹传明;杨海鹏;齐彦生;江国金;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3/16 | 分类号: | G01M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燕燕;李爱英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自主 无人 航行 器用 漏水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自主无人航行器用漏水报警装置,应用于水下自主无人航行器中对漏水状态检测报警,属于漏水报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下自主无人航行器(AUV)航行环境是水中,一旦发生漏水,则会损坏AUV内部的电子设备,使其不能工作甚至沉没,所以水下自主无人航行器(AUV)需要实时检测自身的漏水情况。市场上的漏水报警装置品种繁多,但一般体积都偏大,而水下自主无人航行器(AUV)受内部空间的限制,很多市场上的漏水报警装置都不适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水下自主无人航行器用漏水报警装置,具有可靠性高、结构简单、响应实时等特点。
一种水下自主无人航行器用漏水报警装置,该漏水报警装置包括检测传感器、检测电路和PC104处理板,外围设备为中央控制单元;检测传感器与检测电路连接,检测电路与PC104处理板的数字I/O口连接,PC104处理板与中央控制单元通过RS422总线连接;
其中检测传感器采用导电探头SEN;检测电路包括限流电阻丝R21、R22、R23,稳压电阻丝R24和三极管K1;
连接关系:导电探头SEN的管脚1串联电阻丝R22后连接+24V电源,导电探头SEN的管脚2串联电阻丝R23后接在三极管K1的基极上,三极管K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K1的集电极串联电阻丝R21后连接+5V电源,电阻丝R24的一端接在三极管K1的基极上,另一端接地,PC104处理板的数字I/O口接在三极管K1的集电极上。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检测电路中采用了限流电阻,减小了漏水发生时电路中电流,防止检测电路因电流过大而烧坏三极管,增加了检测电路稳定可靠度。
(2)本实用新型的PC104处理板与中央控制单元通过RS422总线连接,漏水报警信号能实时(每1秒)传送给中央控制单元,即实现检测结果的实时传送。
(3)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探头实用且便于安装,其采用覆铜板制成的有一定绝缘距离的导电探头,灵敏度高,且导电探头物理尺寸小,便于安装。
(4)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结果可靠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其主程序采用长度为5的数组做累加运算,检测结果可靠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5)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各种大小规格AUV的漏水报警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漏水报警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漏水报警装置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漏水报警装置的主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自主无人航行器用漏水报警装置,该漏水报警装置包括检测传感器、检测电路和PC104处理板,外围设备为中央控制单元;检测传感器与检测电路连接,检测电路与PC104处理板的数字I/O口(DI/O)连接,PC104处理板与中央控制单元通过RS422总线连接。
如附图2所示,检测传感器采用覆铜板制成的有一定绝缘距离的导电探头SEN,灵敏度高,且导电探头的物理尺寸小,便于安装。
检测电路包括限流电阻丝R21、R22、R23,稳压电阻丝R24和三极管K1,限流电阻R22和R23减小了漏水发生时电路中电流,防止漏水信号检测电路因电流过大而烧坏,增加了电路稳定可靠度。
连接关系:导电探头SEN的管脚1串联电阻丝R22后连接+24V电源,导电探头SEN的管脚2串联电阻丝R23后接在三极管K1的基极上(b管脚),三极管K1的发射极(e管脚)接地,三极管K1的集电极(c管脚)串联电阻丝R21后接在+5V电源,电阻丝R24的一端接在三极管K1的基极上,另一端接地,PC104处理板的数字I/O口接在三极管K1的集电极上,PC104处理板与中央控制单元通过RS422总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44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盘爆裂试验工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避免活塞脱出缸体的矩形挡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