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4069.5 | 申请日: | 2013-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5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但海龙;王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现代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26 | 分类号: | H01H9/26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33205 | 代理人: | 朱德宝 |
地址: | 325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转换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气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自动转换开关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需不间断供电的场所,其实现了电源的自动转换,以保证用户供电的可靠性。为了实现两台断路器的分合闸转换,目前公知的自动转换开关采用的是由电机带动旋转开关控制两侧的拨动支架上下交替活动,拨动支架带动断路器开关的分合闸。
现有的自动转换开关的整体结构固定,主要是拨动支架部分安装好后前后上下的位置不可再调整,但是断路器却具有不同的型号规格,一款自动转换开关不能适用于多种不同型号规格的断路器。现有技术中采用在断路器开关处增加一个外套与拨动支架配合,这样使小型号的断路器也可使用,但这样的结构对自动转换开关和断路器的空间位置装配的要求较高,若装配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断路器开关的工作质量,导致分合闸不到位,无法供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分合闸交替切换到位可靠、可根据不同型号断路器方便调整配合的自动转换开关。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换组件、第一圆轴、第二圆轴、安装支架、第一传动板、第二传动板、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所述第一圆轴和第二圆轴设置在安装支架上且分别位于切换组件的两侧,第一断路器设置在第一传动板相对切换组件的外侧,第二断路器设置在第二传动板相对切换组件的外侧,切换组件带动第一传动板和第二传动板上下交替运动实现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的分合闸转换,所述第一传动板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圆轴上且在第一圆轴轴向上可滑动设置;所述第二传动板可转动设置在第二圆轴上且在第二圆轴轴向上可滑动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切换组件包括有弹簧,所述第一传动板与弹簧相抵接,所述第二传动板与弹簧相抵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传动板包括有第一传动板本体、第一拨动支架和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平行于第一平动杆设置第一传动板本体上,所述第一拨动支架通过穿过第一安装槽的螺钉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板本体上;所述第二传动板包括有第二传动板本体、第二拨动支架和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平行于第二平动杆设置在第二传动板本体上,所述第二拨动支架通过穿过第二安装槽的螺钉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板本体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具有与螺钉形状相匹配的波浪形边缘。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拨动支架为“U”型结构且“U”型开口向下与第一断路器的开关手柄配合,所述第二拨动支架为“U”型结构且“U”型开口向下与第二断路器的开关手柄配合。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传动板、第二传动板都具有折起,所述安装支架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折起配合使用且用于判断第一传动板、第二传动板上下位置是否到位的微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自动转换开关通过单根平动杆和传动板的配合,传动板可转动的设置在平动杆上,这样的结构保证了不同型号的断路器虽具有高度差异但也能和自动转换开关配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转换开关的正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转换开关的侧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现代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现代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40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