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部件热嵌机控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3492.3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1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元;彭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全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44 | 分类号: | B29C6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部件 热嵌机 控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塑料部件热嵌机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将带有内螺纹的铜螺母加热并镶嵌到汽车塑料进气歧管内,可以增加螺纹连接部分,便于塑料进气歧管的安装;经螺母自动送料机筛选、排序后的用于热嵌的螺母,有机器抓手将需要热嵌的螺母放入螺母加热炉对其进行加热,当螺母加热到需要的嵌入温度时,坐标轴伺服机构带动电动缸定位至螺母的位置,将加热后的螺母嵌入到汽车塑料进气歧管内,但目前所使用的热嵌设备的性能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嵌入精度低、热嵌质量不稳定等现象都不利于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一种全机械化操作的汽车部件热嵌设备成为提高其嵌入精度、保证嵌入质量、降低能耗,降低人力成本成为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嵌入精度高,热嵌质量稳定的汽车部件热嵌机控制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部件热嵌机控制结构,包括与微处理器数据输出端口连接的X-Y-Z轴伺服机构、铜件加热炉,还包括与微处理器数据输入端口连接的位置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螺母自动送料机以及取料压入机,还包括与微处理器数据输入端口连接的人机界面和工业摄像头。在系统结构中加入工业摄像头,可以使得在安装螺母时实现视觉纠偏,使得螺母的安装更准确;人机界面的加入使得整个螺母热嵌的过程可完全通过机器完成,不需人为的手动安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铜件加热炉上,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汽车部件安装孔处。通过温度传感器可实现微处理器对炉温的控制,安装位置传感器可监测螺母安装的深度,使得热嵌质量更稳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取料压入机上安装有机器抓手和压头,所述工业摄像头安装在所述机器抓手的上侧,所述X-Y-Z轴伺服机构用于驱动控制机器抓手的空间运动。在取料压入机运作时,通过工业摄像头采集到的数据,经过微处理器处理,精确控制机器抓手和压头的运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部件热嵌机控制结构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部件热嵌机控制结构,包括与微处理器数据端口连接的坐标轴伺服机构、铜件加热炉、温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螺母自动送料机和取料压入机,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铜件加热炉上,用以监测加热的温度,位置传感器安装在取料压入机上进气歧管的安装口周围,坐标轴伺服机构包括X轴坐标伺服机构、Y轴坐标伺服机构和Z轴伺服机构,所述控制结构还包括通过RS485与微处理器数据输入端口连接的人机界面(LCD触控屏),以及通过RS232与微处理器数据输入端口连接的工业摄像头。本实施例中,螺母自动送料机选用威尔达M4-M12的机器,工业摄像头的型号为XR130C。
工作原理:由螺母自动送料机筛选、排序后的用于热嵌的螺母,通过工业摄像头和机器抓手的协同作用将需要热嵌的螺母抓取后放入铜件加热炉中,对热嵌的铜螺母进行加热,有温度传感器对加热温度进行控制,当螺母加热到需要的嵌入温度时,温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送给微处理器,这时X-Y轴伺服机构带动电动缸驱动的汽车塑料进气歧管运行到指定位置,由工业摄像头对其进行坐标采集,通过微处理器数据处理后,通过人机界面的操作控制Z轴伺服机构带动电动缸驱动取料压入机压头将螺母自动压入,这样可以使得螺母能更准确地嵌入到汽车进气歧管内;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汽车进气歧管安装孔周围,当位置传感器感测到螺母嵌入一定深度后,即向微处理器传输信号,使得取料压入机的压头离开安装孔。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全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全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3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小鹅瘟的纯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可中和狂犬病病毒的结合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