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煤沥青储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3284.3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8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彦;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七台河宝泰隆圣迈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02 | 分类号: | B67D7/02;B67D7/36;B67D7/7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54603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沥青 储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煤沥青储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的煤沥青储运方式为煤沥青入罐管线与离罐管线分别设置,输送泵设于罐区外的储运泵房内,且装车地点位于与储运泵房保持一定距离的装车栈桥内。这种设计完全符合化工设计标准,但却给煤沥青这类高软化点物料的储运带来了诸多不便,由于此种设计方法使煤沥青从储罐到输送泵及以输运泵到装车栈桥都存在一段相当长的距离,因此在输送过程中会造成部分热量损失,煤沥青的温度会降低。由于高温煤沥青为高软化点物质,在摄氏九十度时就可变为固态,因此在北方严寒气候条件下,即使有伴热的情况下也极易变得粘稠而难以输送,使输送管路堵塞而短时间内无法恢复使用。而且煤沥青装车后温度如果过低,还可能造成到达目的地后无法卸出,给运输客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缩短装车所需时间,进而保证高温煤沥青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安全温度,避免因温度过低而无法卸出的高温煤沥青储运装置。
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温煤沥青储运装置,其组成包括:装车泵房、围堰,煤沥青储罐放在所述围堰内,所述煤沥青储罐通过管路连接一组阀体,所述煤沥青储罐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装车泵房。
所述的高温煤沥青储运装置,所述阀体包括根部阀,所述根部阀一端连接所述煤沥青储罐,所述根部阀另一端连接入泵阀,所述入泵阀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装车泵房,所述管路连接吹打蒸汽阀,所述根部阀与所述入泵阀之间连接入罐阀。
所述的高温煤沥青储运装置,所述装车泵房内装有煤沥青装车泵,所述煤沥青装车泵的入口通过管路连接入泵阀,所述煤沥青装车泵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装车阀,所述装车阀连接出煤沥青管。
所述的高温煤沥青储运装置,所述出煤沥青管的长度小于5米,所述煤沥青储罐与所述装车泵房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20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储运过程有效保持高温煤沥青温度,使其保有液体特性。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煤沥青因长距离或间断性输送而容易造成煤沥青热量损失大,导致输送管线堵塞及卸车困难的问题,不仅能大大降低高温煤沥青在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耗,还解决了输送管线因吹扫不净易堵的难题,有效的缩短了装车所需的时间,进而保证了高温煤沥青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温度,避免了因温度过低而无法卸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长时间没有高温煤沥青装车的情况下,保证装车管线的畅通,并可以做到在装车时高温煤沥青的热量损耗最低,装车后的运输过程中煤沥青可保持较高温度,使卸车不会遇到困难。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高温煤沥青储运装置,如附图1所示,其组成包括:装车泵房5、围堰9,煤沥青储罐1放在所述围堰内,所述煤沥青储罐通过管路连接一组阀体,所述煤沥青储罐通过管路10连接所述装车泵房。
将常规煤沥青储罐的入罐线和出罐线在罐体上分别设置改为入罐线与出罐线一体设置。同时将装车泵房设在罐区围堰外距离储罐直线距离最小的地方,还要将装车地点从装车栈桥移至距装车泵房5米以内的地方。这样一来,由于入罐线与出罐线在储罐根部是一条管线,使得此段管线始终有高温煤沥青经过,就可避免出罐线根部阀因较长时间无高温煤沥青流过而凝住无法打开及离罐线长时间向罐内吹蒸汽容易造成常压储罐超压破损的现象发生。同时,由于高温煤沥青到运输车辆之间的输送距离的最小化,使得高温煤沥青的热量损耗大为降低,进而可以有效避免装车线路堵塞及保证高温煤沥青在运输过程的安全温度。
高温煤沥青储运的方法,将高温煤沥青储罐的入罐管线与出罐管线在储罐根部采用合二为一的一体化设置,并使沥青罐与装车泵及装车泵与装车位的直线距离设置为最短,入罐管线与出罐管线在罐根部合为一根管线接入罐内,合后设置一个总阀门,合前入罐线与出罐管线各设置一个分阀门。装车泵房设置于沥青储罐围堰外,装车位设置于装车泵房外,沥青储罐到装车泵房再到装车位的直线距离在20米以内。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七台河宝泰隆圣迈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七台河宝泰隆圣迈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32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力转盘制动型起重架
- 下一篇:一种儿童安全游泳圈